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刻影响全球治理格局
2023年12月04日 14: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4日第2786期 作者:[俄罗斯]鲍里斯·古谢列托夫(Boris Guseletov)/文 白乐/译

  中国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与之相伴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角色日益突出,在解决重要国际问题中的能力日益提高。新时代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关系的新挑战与新变化,修订了此前长期沿用的一些外交方针政策的相关表述。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多层面、多维度的外交理念和方针,这些理念和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外交战略部署一方面扎根于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另一方面源自21世纪初中国和各国广泛接触的实际经验总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总体目标,见证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下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各国正处于全球治理变革的浪潮之中,这种浪潮可能导致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强国的出色表现对于未来国际体系的转型至关重要。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正在以自身切实行动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政治,不断将中国特有的智慧和力量带给世界。

  “中国梦”描绘未来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以来,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且局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外部环境,但中国依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绩。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令人鼓舞的中国梦,这为中国描绘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研发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设备,并日渐崛起为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体,中国人民也因此享有更为充分的尊严和发展机会。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多项数据,新时代以来,中国在国民总收入、人均GDP、居民生活便利度、社会福利程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方面表现喜人,国家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并不局限于中国内部的社会经济改革,也涉及国际层面的愿景理念。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以其远见卓识和战略魄力,审时度势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同时,中国尽己所能地不断增加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人道主义合作、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民间文化交流。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发起创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了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多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出席了论坛,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的一项重要外交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和区域外交合作的建立。近年来,中国还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会议等重要会议。通过这些举措,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与日俱增,为世界和平事业与全球发展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也未曾中断发展与亚太地区政治和经济合作的步伐。其中的重要一步是与亚太地区的14个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0年11月,各方经过八年的艰苦谈判后正式签署RCEP,这是中国外交的硕果之一,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意义的成果,也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2022年1月,该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具潜力的自贸区正式落地。协定覆盖了约占三分之一的世界总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全球GDP总量,涵盖了亚洲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和地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投资壁垒的大幅削减,将大大带动全球经济复苏。这是第一个将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国家紧密联结的贸易协定,可以视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结晶。在全球贸易遭受重创的背景下,RCEP的签署将以其经济活力缔造全球新的贸易重心,也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关键举措,而中国在这一合作进程中功不可没。

  周边外交编织共同利益网络

  在中国外交政策的总体布局中,邻国占据着首要地位并颇具战略意义,中国的总体外交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调节与邻国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维护国家的安宁和稳定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共同愿望。

  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形势。为抗衡亚洲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增强,近年来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转向东方。奥巴马政府先后抛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战略,随后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战略”,如今拜登政府推出翻版的“印太经济框架”。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隐藏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争端可能再次浮出水面。

  为应对这一地区形势变化,中国对其与邻国的外交政策作出调整和转变,一系列周边外交领域的新思路也由此诞生。在经济领域,中国开始越来越多地向邻国敞开大门,与其大力发展经贸联系。在安全领域,面对国际安全风起云涌的形势,中国致力于消除与邻国的战略分歧、增进互信,在地区层面维护和平与稳定。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多边组织,签订了诸多双边与多边协议,旨在加强与邻国的外交联系。

  在2013年10月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面对亚洲深刻复杂的变局和形势,在把握世界大势、展望亚洲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亲诚惠容作为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生动宣言,反映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注入了新的动力。2023年10月,中国举办了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这一理念的历程与硕果。十年来,这一理念从愿景逐渐转为现实,其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效果持续显现。如今,中国与周边国家继续致力于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

  大国外交互动决定国际关系未来

  国际关系的未来很大程度上由大国外交之间的互动决定,这一互动应以彼此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基础,以拒绝冲突和对抗、凝聚充分共识、避免战略误判、反对相互猜忌排挤为核心要素。遗憾的是,现代国际关系框架下的国家间关系,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难以实现这一点,因而无法适应21世纪国际关系的新挑战与新形势。

  对于大国关系而言,将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分离的原则应成为外交政策的一大基石。然而,如今随着大国竞争愈演愈烈,这一原则几乎不被遵循。在大国竞争领域,国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已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如今亚太地区出现了两大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安全体系和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绝大多数中小国家同时与美国和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不愿最终“选边站”。因此,“保持与中美双方的互动”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的长期政治选择。

  鉴于此,“功能性友好伙伴”应成为中美等大国相处的最佳模式。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两大经济体,中美虽在国家结构和战略利益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相互依存。由于两国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联结,美国很难停止与中国的全方位互动。因此,两国达成共识将对太平洋地区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大国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两国互动的主要目标应为避免双边关系突破“最后一道栅栏”,避免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以携手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

  在基辛格看来,大国政策基于各自利益,因此出发点未必始终一致,但各国可以在“共同演进”(co-evolution)中扩展互信。例如,中美政策可以独立并存,但两国关系需从危机管理转向共同目标设定,从战略矛盾的解决转向战略矛盾的避免。任何两个大国总是会有分歧,实现互信虽不会在朝夕之间达成,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定有实现的可能性。作为构建国际新型秩序的关键因素,中美合作将帮助其他国家在这一合作体系中找到正确的坐标。

  多边合作促进世界稳定和发展

  二战以来,美国和欧洲主导的国际合作机制一直是各国参与全球市场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必须选择”。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以及中国在国际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合作机制出现了多样化竞争的局面。例如,在东亚地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印太经济框架”和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同时存在。可以说,这一局面对现行由西方所主导的后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国际秩序构成了显著挑战。

  2022年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发表讲话时,高屋建瓴地指明了全球经济复苏和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有益建议——“要坚决反对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撤销单边制裁措施,取消对相关科技合作限制”。在二战后现代国际体系由西方少数大国主导、单边主义依然暗流涌动的背景下,未来的国际秩序应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观,发展中国家应着力提高自身在南北协定中的自主地位,以扭转长期面临的“安全困境”。

  全球经济的增长需要新的推动力和稳定器,为实现这一点,必须克服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此外,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获得该国在国际体系中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因此,中国始终以真诚与善意参与全球治理、解决全球赤字。近年来,中国对制定网络空间、北极和数字技术等新兴国际治理领域的规则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世界,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地区冲突等热点议题此起彼伏,许多棘手问题困扰着国际政治议程。中国曾多次声明,无论在地区还是世界,都不会搞集团政治。在中国看来,只有携手合作,全球治理领域的赤字才能得以解决。近年来,得益于中国领导人实施的外交政策,国际秩序在权力结构、机构制度等方面都经历了明显的向好转变。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代表了中国对于现代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体系改革的新颖观点,这对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意义重大。如今,多边合作在中国外交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希望成为全球进程重要参与者的强烈意愿,不仅决定了中国未来数年的发展步伐,也将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前途命运。随着中国智慧所蕴含的合理性元素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重建全球联系,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政治和经济权重的逐步增加将有利于形成新型国际关系,这反过来又必然对全球治理格局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国正在通过实际行动努力推动其有关世界未来的发展愿景,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继续成为21世纪中国推进并壮大的国家事业。

  (作者系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