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之路越走越宽
2024年01月03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日第2806期 作者:刘雨微

  

 

 

  2013年,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着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海外学者高度关注这些方案,并探究这些方案背后的思想理论支撑。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外交学院国际经济政策学外籍副教授、意大利洛伦佐·德·美第奇国际学院副教授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Fabio Massimo Parenti),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复兴之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文明交流互鉴如何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等实际问题。帕兰迪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今天的中国更有意通过相互尊重、空间互联和长期的生产性投资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并推进全球共同发展,促进持久和平。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使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帕兰迪:“体用”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哲理之一。“体”指的是本质、本原,而“用”指的是现象、表象。从“体用”看国家发展则会发现,一个国家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可以保留优秀的传统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推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这四个领域的现代化。在这一时期,中国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开放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除此之外,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儒家哲学思想也有紧密的关联,比如中国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一词,表现出古人对安定和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而“大同”则指一种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故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曾受新教伦理影响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一场波及经济、教育、文化、环境、道德等各个层面的危机。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提倡拜金、奢华和享乐的生活方式,于是,数以百万计的西方人通过从金融公司借债维持高消费生活。

  中国领导人深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社会道德与生产力、社会福利与竞争力、国家与市场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古以来,和谐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如今,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范式的“启明星”。

  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评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实践?

  帕兰迪:中国作为世界其他国家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被各国人民视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没有任何一场有关贸易、金融、安全、和平、环境等全球性议题的讨论会将中国排除在外。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密不可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由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自然演变而来的大国外交新战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外交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扩展和调整全球视野。

  自提出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并且根据世界格局的演变不断升级。例如,中国正在建设更强大、更具韧性的国防力量,以消除任何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内部和外部威胁。中国还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世界性倡议,在亚太地区等区域背景下,以及在联合国等全球背景下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生效表明,中国以发展区域性框架为起点,不断提高商务外交的国际声誉和可信度。通过出口质量更高、可持续性更好、价格更实惠的产品和服务,中国将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享有更好的口碑。在推动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等方面,中国或许是唯一具备足够实力和威望的国际参与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当今世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何种价值?

  帕兰迪:西方主流媒体往往是西方领导阶层和金融精英的“回声室”。在西方统治者和精英之间,有一条不易察觉但坚实的“连接线”,存在于为他们服务的出版传媒公司及其所有者当中。当西方主流媒体谈论“去全球化”时,他们只是在复述奉行大西洋主义的政治和军事智库早已形成的内部观点。很明显,“去全球化”几乎不可能发生。然而,此类话语宣传有利于一些西方国家扰乱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安全治理体系,进而影响他们再也无法单方面控制的全球化进程。

  2023年8月22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此外,这五个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的分量进一步上升,不仅反映在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更是表现在各国的技术能力、创新案例和外交成绩等层面。中国是新兴经济体的引领者,也是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最大贡献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凝聚了非西方世界实现独立自主、参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深知,从来不存在普遍、单一的世界政治模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不同国家和文明的特点、需求与利益,各国携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是各国决策者应该从人类历史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也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向世界传达的核心概念。这两项倡议为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民主的方向改革提供了平台,为全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卓越的准则和便捷的工具。

  延续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有何重要意义?

  帕兰迪:了解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于推进任何形式的国际合作都至关重要。然而,欧洲人前往各大洲和各大洋,主动与当地交流互动的早期历史并不光彩。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殖民帝国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张,并逐渐将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文明”的世界,最初仅由西欧国家组成,后来美国、加拿大等也相继加入;另一部分是需要被“文明开化”的其他世界,其广袤的土地有待被欧洲人征服。但是,如果我们以欧洲至上主义的视角看待现代社会,则会遗忘前现代时期欧洲和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平接触、友好交往的历史,例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罗马使团觐见汉桓帝。到了中世纪晚期,许多欧洲探险家,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穿越中东和中亚大陆,抵达中国和印度。后来,得益于利玛窦等传教士的不懈努力,欧洲人大量来华,积极推动15世纪和16世纪的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到了19世纪中期后,欧洲列强在中国的殖民政策彻底撕裂了以往的和平关系,进入了一个双方对立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大国。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我认为,意大利应该重新挖掘其传统的外交能力,全面深化各领域的中意双边关系,巩固这段美好深厚的友谊。得益于意大利在地中海的独特地理位置,无论是统一前的意大利半岛诸国还是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即便是在人类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也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发挥关键作用。

  对话交流影响深远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中国之道:克服挑战实现共同未来》(The Chinese Way:Overcoming Challenges for a Shared Future)一书中指出,“那些与中国打过交道的人都清楚,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往往充斥着轻蔑、肤浅和扭曲的观点。这无疑是一场刻板印象的盛宴,其价值观不断被用来强调比起‘中国模式’,西方更具有‘优越性’”。您认为阻碍西方社会正确全面认识中国的根源是什么?

  帕兰迪: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源自19世纪的西方殖民政策。当时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统治精英不断在公众舆论中传播“黄祸论”。一些政治领袖和作家向西方社会灌输针对亚洲人的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然而,西方对中国的负面宣传也变得更加隐晦和复杂。其实被西方散播虚假信息、操纵宣传叙事的国家不止中国,还有被西方视为战略对手的更多国家。

  我根据多年的研究和亲身感悟撰写了《中国之道:克服挑战实现共同未来》一书,以清晰、流畅和有据可查的方式向外国读者传达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的新角色,评估其影响力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贡献。本书总结了外国人最容易误解中国的两种原因:一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而产生的偏见,二是在西方政治宣传的影响下产生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我在后续章节分别介绍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中国的外交政策、理念和实践,并始终将中国的理念和做法与西方所提倡的国际秩序相比较。我发现,其实西方国家一直在反思和讨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我试图向那些对中国抱有成见的人证明,中国的倡议十分真诚,中国的方案切实可行。中国的行动不但将自己打造成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引领者,还与所有参与国际合作的行为体建立了互利的双赢关系,并带动世界各国建立全球发展新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中国与欧洲在学术、传媒、贸易、科技等民间外交领域积极开展对话交流的意义及影响?

  帕兰迪:在过去20年里,中国在海外文化交流和国际形象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跃成为全球软实力的佼佼者。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生根发芽,并不断地向全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中国高校还与欧洲机构积极寻求学术合作,“马可·波罗计划”和“图兰朵计划”协助上万名中国学生到意大利学习和进修。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但增进了中国和欧洲的民间理解、交流和信任,而且让青年人拓宽视野,吸收各类文化的精华,提升对本国文化的认同、自信和自豪感。

  除此之外,工业合作也是中欧跨文化知识分享和交流学习的“助推手”。这是因为企业家在逐步加深与外国的人文语境和社会背景联系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开拓国外市场。许多意大利商人对中国了解颇深,意大利的商业界甚至比政界还要清楚中国市场在进出口和双向投资上的战略重要性。

  最后,旅游业可能是中国和欧洲扩大交流的有效工具。不像学术界和商业界的文化交流有一定的门槛,旅游是一种大众现象,任何人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意大利共接待中国游客535.6万人次,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欧洲国家之一。欧洲人来到中国体验生活,目睹中国的现代化城镇、非凡的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击破西方虚伪的对华舆论、拆穿虚假信息和谎言的最佳武器,进而可以拉近两地人民的心灵距离。随着世界进入一个更加复杂和动荡的时代,中国和欧洲各国需要克服万难,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下一代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