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迈向文化更为自信的明天
2024年05月13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3日第2889期 作者:[尼日利亚]查尔斯·奥努奈居(Charles Onunaiju)/文 白乐/译

  习近平主席在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关键议题上展现的创新能力和独特见解,显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阔视野。可以说,这一思想体系不仅在理解与洞悉当前世界与中国面临的问题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在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新议题及其发展趋势方面具有宝贵价值。作为这一宏大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的中国提供了坚实的意识形态保证、强大的文化建设启示和有利的文化发展条件。这一思想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突破了当前的科学理论水平。这将对中国的文化治理能力提升和优化、文化政策制定方向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并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与确立,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充满活力的文化理论体系

  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国,文化是将其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凝结为国家振兴过程的实践,反映了一条笃定、自信的文明更新轨迹,这一轨迹与全球文化复兴的普遍趋势相一致。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回应了当今时代全球面临的重大文化考验,而且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文化体系,以促进基于不同立场的多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互学互鉴和共识达成。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主席践行了对文化的思考与体悟。文化贯穿于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思维、言行、风格的核心所在。文化价值及其精神内涵,构成了今日中国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特质,赋予了文化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关键使命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习近平文化思想并非一成不变、封闭僵化的思维框架,也非如西方文化观一般傲慢地宣称“历史终结”或“思维终结”。相反,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意志力的文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将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而吸纳新的内容,以实现自我更新和进步,并为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调查和建设的方法开辟新视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阐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核心原则方面表现出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深入洞察当代中国议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主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解读中国、观察世界、引领时代的独特能力与卓越见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重要判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同时,这一内涵丰富而意蕴深远的思想体系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实现本土化传播与演进,并逐步深化与扩展的理论结晶。

  习近平文化思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极大启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将人民视为历史的创造者,认为人民的集体努力定义和阐明了历史的轨迹,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将人民视为新时代历史机遇的缔造者。在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视为强大源泉的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了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探究方法,以及习近平主席的世界观与文化观。应当说,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

  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引

  就本质而言,意识形态是对存在性事实进行理论提炼与科学探索,将其各个方面转化为连贯统一的内容与形式后,最终汇集成为符合政策和治理原则、人民利益的共识。作为中国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结晶,习近平文化思想勾勒了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它将中庸之道融入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探索的宏阔视野中,这使得中华民族在国内发展与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在处理个人与政府、国家、世界的关系中始终保持平衡的态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及其与当代中国国情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习近平主席有着深刻洞察。而这一洞察力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被赋予理论意义,其内在价值也适用于理解并丰富人类文化的其他形态。

  正是基于这一认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深刻道出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深入思考文化传承发展这一重大命题。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先事项。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中国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习近平主席对待文化的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基础。有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相关研究表明,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在国内外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善于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丰富智慧,这使得他的陈述方式金句迭出、引人深省,洋溢着对中国文化、历史与传统的热爱。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包含四重人生追求,以“平天下”为最高境界。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平天下”并不涉及征服或统治世界,而是旨在使普通民众摆脱贫困,过上丰衣足食、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深受这一理念影响,即只有国家强大而稳定,才能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提供幸福生活。

  为践行这一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梦想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升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梦。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中国梦。

  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信心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全球的一大贡献在于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这一倡议与时代潮流相符,通过促进文明间和跨文化之间的对话,将充分点燃人类文明之光,进而助力实现和谐、持久、和平的人类共同未来。通往人类幸福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趋势也充满着不确定性。为克服这些不确定性,必须辅以有意识、有计划的努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阐明这一努力必要性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习近平主席看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因此深深体现出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极大关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交汇的星球,只有肤色语言之别,绝无文明高低、优劣之分。

  正因如此,须充分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并努力实现多种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使世界接近“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至高目标。以和为贵、讲信修睦、反对丛林法则、反对国家霸权,这些治世原则深深植根于讲求“和而不同”“对立统一”的中国传统哲学学说之中,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引用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脉相承。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倡导平等、尊重、和谐的文化观,为当今跨文化对话和比较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围绕这一文化观建立起的凝聚力、社群感和团结意识,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主题。这一文化观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敌对社群文化。在世界危机四伏、冲突迭起的今天,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前景带来信心与曙光。

  自正式提出和确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投入研究、探索和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质。今天,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身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声望也日益显著。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在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重点框架之中。中国的文化部门正在经历新的发展与振兴,并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正在迈向一个文化更为自信、繁荣、进步的明天。习近平主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因此提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这意味着需要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文化。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历史应当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理解:“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一大特色在于不懈和持续的努力,这在当代全球政治领域是相当罕见、耗费精力的事业,习近平主席以令人钦佩的毅力与决心做到了这一点。

  (作者系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