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积极回应学术双职工诉求
2024年07月24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24日第2940期 作者:陈禹同/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学术伉俪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佳话,也组成了当今学术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官网报道,为进一步深化相关认识和为双方均有志于学术生涯的夫妇提供求职帮助,由该校社会医学教授吉尔·费希尔(Jill Fisher)等人合作完成的《伴侣聘用记分卡:美国高校伴侣友好程度排名》报告已于近日发布。

  对许多夫妇来说,选择双职工的家庭结构既是一种个人发展需要,也是一种经济需要。在学术界,这种组合并不罕见。据统计,有超过1/3的研究人员的伴侣也是研究人员。为他们提供支持不仅有助于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而且还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报告指出,满足学术双职工的需求很重要,关乎个人及其家庭的福祉。由于学术工作性质可能要求研究人员不能时常陪伴在家庭和社会网络成员身边,研究人员在追求事业发展时经常会面临着不小的障碍。当学术双职工无法在同一机构或同一地区获得职位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境,如事业发展受阻、家庭成员分居、关系紧张等。这种情况对女性研究人员尤其不利,她们更有可能在职业上被边缘化;被引导到定期签约、教学密集型的岗位,在家里承担更多家务和照顾子女、老人的责任等。由于这些不理想的状况,以及学术界缺乏对学术双职工家庭的支持,一部分人在完成学业后没有留在学术界,而是在政府机构或产业界任职。

  为了招聘和留住多样化的学术人才,高校需要为学术双职工家庭提供有力支持。学术双职工在学术劳动力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有研究显示,学术双职工解决了助长“泄露的管道”(leaky pipeline)的问题,以及造成女性人才流失和少数族裔等少数群体代表性不足的现象等问题。如果学术双职工不知道伴侣聘用计划的存在或不了解如何加入该计划,人才流失问题会更加严重。这对建立更广泛的科研机构来说也是不利的,因为如果研究人员构成不能实现或保持多样化,研究方法就可能会缺乏创新性或相关性。此外,个人经历也与提出研究问题、给予后辈指导等方面存在密切关联。

  这项研究聚焦美国R1高校(顶尖研究型高校)的学术双职工就职路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双职工求职认知与经历调查;对146所美国R1高校学术双职工的聘用政策、材料、资源的系统性分析;完成学术双职工聘用记分卡网页及附带报告。结果显示,63%的高校表示可以创造某种形式的双职工聘用教职工岗位,55%提供双职工聘用信息的高校和77%有创造双职工聘用教职工岗位流程的高校表明,相关职位可归属终身教职序列。数据对比显示,在双职工聘用方面,美国公立高校占比高于私立高校,分别为82%和41%;46%的美国东北部地区高校提供这类岗位,相比其他地区其支持力度较小。借助网页资源,求职者、研究者和对学术双职工问题感兴趣者可以很方便地浏览到高校排名,并根据地区、学校性质、提供何种类型的岗位来筛选信息。

  学术机构如何对待学术双职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机构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困难时期。报告认为,美国高校已经成为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场域。学术双职工招聘政策与实践可被视为机构价值观的指标之一。一方面,它体现了对研究人员及其家庭的承诺,有助于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另一方面,缩减对学术双职工的支持或以助长不稳定性的方式进行操作,可能表明该机构缺乏对维持学术界的可持续性的投入。但无论在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机构的内部体验和外部声誉都有可能受到该问题的影响。

  费希尔表示,高校需要在处理学术双职工聘用问题上更加透明,学术双职工也需要在决定意向求职单位时有可供参考的指标。

  (陈禹同/编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