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东北—远东”地区协同振兴发展
2020年10月30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30日第2037期 作者:赵欣

  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口岸地区和边境城市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或“边境旅游试验区”。虽然两者在建设主体范围、旅游发展目标和定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其发展基础均依赖于和平、稳定、友好的国家合作关系。而“跨境旅游合作区”,更是需要相邻国家协商实施特殊的政策,跨越国家边界,在两国之间共同划定区域进行旅游开发,实现两国边境地区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深入且行之有效的跨境旅游合作,对于边境旅游的开展,甚至整个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跨境旅游合作涉及的部门范围广、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关联度更大,成为边境地区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由于中俄历史关系发展的特殊性及两国边境区域地缘经济相似的共生性、政治经济关系的紧密性等,跨境旅游合作对中俄边疆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

  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基础深厚。中俄两国有着长达4300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历史上,中俄关系曾历经波折,但从总体发展方向来看,中俄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入,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的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展,人文往来规模不断扩大,为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随着两国政府对旅游业的不断重视与交流合作,中俄旅游合作不断深化、各项务实政策成效显著,签证便利化等政策推动了互访人数的稳定增长。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客源国,同时中国位列最受俄罗斯游客欢迎的第三大国家,也是俄罗斯游客出境旅游增长幅度最大的目的地之一。“东北—远东”地区生态、人文资源丰富,中俄边境旅游逐渐升温,为跨境旅游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客源市场基础。

  从地理区位和区域地缘经济发展来看,中俄边境线大部分集中在东段,涵盖了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形成了密集的口岸群,在中俄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前沿作用。“东北—远东”地区虽然分属不同的国家,但在区域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角色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同属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外流、亟待振兴的边疆地区;同样面对着国家振兴地区的战略机遇;同样期望通过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边境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投资、消费和产业升级,实现地区经济结构改善的发展诉求。因此,两个区域之间有着共同的经济诉求和发展动力,对旅游业合作开发的意愿也十分强烈。

  “东北—远东”地区正处协同发展机遇期。中俄边境地区发展恰逢两国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地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东北—远东”区域性合作机制,再到中俄国家战略发展布局,为“东北—远东”地区的协同发展带来了绝佳的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实践和理论上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中俄协同发展纳入全球共同发展中,从顶层设计为“东北—远东”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也为中俄跨境走廊的合作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两国顶层协作的基础上,“东北—远东”区域性合作机制作为两国间两大地方区域性合作机制之一,为“东北—远东”地区的协同合作构建了广阔的平台。2018年,中俄两国又签署了《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规划中推介在俄远东地区开展中俄经贸合作的七个优先领域中就涵盖了旅游业。

  中俄两国也分别将“东北”“远东”振兴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着眼国家发展大局,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并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是对东北地区发挥地缘优势,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要求。“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则为中俄跨境旅游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俄罗斯十分重视远东地区的开发,经济发展“向东看”,希望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俄罗斯社会经济超前发展区联邦法》《俄罗斯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政策的出台,确实为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在俄罗斯已出台的政策中,旅游也被作为关键发展产业提出,被寄予厚望。

  构建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协同机制。“东北—远东”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资源分布相对均衡,边境旅游发展基础好。跨境旅游合作能够推动中外游客消费与互动交往,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在中俄跨境旅游合作下,边境旅游地区的协作建设不仅使边境地区由旅游通道向目的地转变,还可以将游客输送到中俄两国腹地。在东北亚地区,这种跨境旅游线路的延伸,将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在中俄跨境旅游合作中,中俄双方需要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平衡利益关系,通过理念协同、政策协同、区域协同等,共同推进跨境旅游合作的深入,实现“东北—远东”地区的协同振兴与发展。

  理念协同是中俄跨境旅游合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构建相同的经济建设理念和价值体系是跨境旅游合作实践的基础。跨境旅游合作的目的是互利共赢、和谐包容,双方产业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达成合作理念的共识,才能够真正使各项措施务实有效、落地开花。

  政策协同是中俄跨境旅游合作的重要手段。在区域战略对接的基础上进行政策对接,是跨境旅游合作开展的必要前提。跨境旅游合作需要中俄双方跨越制度和行政管理模式,突破政策差异,进行政策沟通和协调。尤其是在跨境旅游合作中涉及法律、资金与人员的跨国流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沟通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政策上的协同联动。这需要中俄两国从整体政策纲领上进行引导,对涉及国家主权和战略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同时还需要政策落实地方,依托地方,在“东北—远东”地区的跨境旅游合作中有效对接。

  区域协同是中俄跨境旅游合作的主要目标,通过跨境旅游合作推动“东北—远东”地区的协同发展和振兴,是中俄两国战略发展的表现之一。在中俄跨境旅游合作中,区域协同一方面是“东北”与“远东”之间的跨境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是“东北”和“远东”地区自身的全域旅游区域协同发展。通过“跨境+全域”的模式,丰富中俄跨境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实现旅游业对整个区域范围的带动作用。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中俄旅游‘两区’建设路径研究”(18GLB0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