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合作的研究旨向
2023年09月28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8日第2745期 作者:江时学

  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次金砖峰会不仅是时隔三年首次恢复线下举办,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朋友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指出,“当今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无论有多少阻力,金砖国家这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都将蓬勃发展”。在共同开启金砖国家合作的新征程中,既需要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也需要学术界的智力支撑。因此,如何研究金砖国家合作,已成为我国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第一,区分双边合作与金砖国家组织合作的不同。在我国,BRICS被译为“金砖国家”。这一名称有时指的是五个各自拥有国家主权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有时则指的是一个国际组织。例如,在中国外交部官网中,金砖国家就被放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一栏中。

  在研究金砖国家合作时,我们必须区分金砖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和金砖国家组织的多边合作。这一区分之所以是必要的,主要是因为双边合作不等于多边合作。例如,南非与印度之间的贸易量增加,仅仅说明这两个国家的经贸关系在发展;中国厦门至巴西圣保罗之间空中航线的开通,仅仅说明中国与巴西两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改善;中国在印度的投资遭遇不公平对待,仅仅是两国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不能被视为金砖国家组织内的经贸合作出现了问题。

  区分双边合作与金砖国家组织合作的不同之处,既有利于强化金砖国家研究的整体性意识,凸显金砖国家研究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也有利于发现金砖国家合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为提升金砖国家组织的国际地位奠定学理基础。

  第二,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金砖国家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不容低估的,中国在该组织内的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研究金砖国家合作时,我们还是要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自说自话,夸大其词。

  迄今为止,金砖国家组织尚未实施过任何有实质性意义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但有研究却试图证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与金砖国家组织采取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虽然金砖国家早在2020年就制定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但这一战略基本上仍停留在文字层面。金砖国家组织之所以在经贸领域合作比较困难,一是金砖国家在经贸合作这一重大问题上利益分歧较大,很难达成共识;二是双边经贸合作的难度较小,而多边经贸合作的难度很大。

  在金砖国家“扩员”后,随着成员国的增加,在经贸领域达成合作共识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学者更应该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为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的经贸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第三,进一步强化应用对策研究。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金砖国家研究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研究,而且不能忽视对策研究。当前,为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的合作,有必要认真研究金砖国家如何避免成为一个“空谈俱乐部”,如果说七国集团(G7)是“全球北方”的代言人,那么金砖国家组织能不能作为“全球南方”的代言人等问题。

  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发挥学者的想象力,但在进行对策研究时要尽量避免“想当然”。例如,在对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金砖合作观”或“金砖合作战略”进行探讨时,应注意对其“金砖合作观”或“金砖合作战略”的准确把握,因为“金砖合作观”或“金砖合作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受到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且常常是保密的。面对这一困境,学者在研究金砖国家的“金砖合作观”或“金砖合作战略”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想象,更不能背离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否则,这样的应用对策研究不仅不能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反而会“帮倒忙”。

  第四,细化全球治理中的合作领域。随着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研究金砖国家如何推动全球治理时,研究者必须注意到,全球治理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包括全球经济治理、全球贸易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税收治理、全球气候治理、全球互联网治理、全球数字治理、全球卫生治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全球人权治理、全球海洋治理、全球文化治理、全球环境治理、全球太空治理、全球公域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贫困治理以及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等。鉴于金砖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同,而且不同领域的全球治理对合作方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探讨金砖国家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加强合作时,必须区分不同种类的全球治理,避免笼而统之地谈论全球治理。要善于发现金砖国家都愿意参与的合作领域,否则很难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思路及实施方法。

  第五,区分两种不同的“唱衰”。国际上依然存在“唱衰”金砖国家的声音。应该指出的是,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唱衰”:一种是“唱衰”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一种是“唱衰”金砖国家组织的合作。对于第一种“唱衰”,应充分意识到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及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不应用某一标准或某一时段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对于第二种“唱衰”,学术界应对其动机进行辨别。对于不怀好意的攻击,学术界应该予以反击;对于善意的“质疑”,学术界应该充分利用金砖国家组织“扩容”的良机,认真总结并宣传金砖国家合作的成就,予以反击,以此为进一步促进金砖国家合作提供智力支撑和政策支持。

  (作者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