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现代化发展
2023年10月13日 09: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13日第2750期 作者:查建国 陈炼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深入推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对话与交流,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等承办的上海财经大学首届“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论坛”近日在沪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进行了深入交流。

  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西方式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理事长许涛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以任何形式压迫其他民族、掠夺他国资源财富,而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证明了人类可以在资本主义道路之外走出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上都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的实践,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基本原因,一是坚持立足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的选择;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三是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做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向世界呈现了其对人类走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启示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超出了西方既有社会科学理论的理解范围。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伊莱亚斯·贾布尔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取得了诸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国的高铁、民用大飞机都是成功例证。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始终以公共福利为目标。

  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将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国际合作提供更强的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助理朱锐谈到,他此前曾在拉美、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宣讲中国式现代化,引起当地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发展中国家深切认同中国不会像西方殖民者那样强加本国模式,中国的发展会助力世界人民建立公正合理新秩序。应深入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

  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业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智慧,我们需要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越走越宽广,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启迪。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我们要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立足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外交等特色,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立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遵循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为此,需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看来,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国式现代化至少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是开创了落后国家依靠社会主义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范例;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各类生产要素的潜力充分发挥;四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是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六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从根本上昭示着一个科学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提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要抓住以下几点: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一般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要在总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也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的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找到了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真正根源并加以消除,这是对人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破解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难题。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荣休教授大卫·莱伯曼认为,中国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探索更成熟制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社会认同的今天,社会主义本身除了要坚持平等、民主等基本理念之外,更需要在社会制度设计方面取得突破,超越片面市场化和片面计划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为世界榜样?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提出,在创新方面,我们要进入数字经济的新赛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协调方面,我们要推进“新四化”同步,实现区域协调;在绿色方面,要创新财富观,以新能源发展和利用带动科技和产业革命;在开放方面,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制度型开放,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共享方面,我们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既实现了理论飞跃,又具有实践指向,深刻反映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一个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融合互动的新阶段,为人类贡献了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提出,面向未来,亟须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学界等多方资源,致力于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紧密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更好彰显中华民族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对整个世界文明的指引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的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人类迈向美好未来创造新机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深刻的理论意涵,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世界对这一现代化道路的关注和研究阐释必将不断走向深入,成为中华民族带给全人类的文明瑰宝。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