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区域国别研究的中国智慧
2024年01月16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6日第2816期 作者:段丹洁 刘越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段丹洁 刘越)1月9日,“展望2024: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秩序与地区动态”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京举行。与会学者认为,加快建构区域国别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精准制定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区域国别战略是当务之急。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区域国别学不仅是“大学之学”,更是“大国之学”。他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擦亮鲜明底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彰显使命担当,打造“独树一帜”的标志性成果,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走好研究新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学科深度交叉,更好彰显区域国别研究的政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区域国别学知识谱系和理论架构,建成具有全球预警和分析研判能力的“大国新时代智库”,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对外交往的实务型和研究型人才贡献力量。

  中国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岳晓勇认为,新形势和新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外部世界,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演变,更加全面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精准制定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区域国别战略,为破解新时代中国外交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未来,如何加快建构区域国别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看来,区域国别学是服务大国崛起的“大国之学”,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大学之学”。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高校的学术能力、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凝练中国表达,汇聚中国智慧,增强学术研究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质量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北京大学副校长宁琦建议,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就要对重点国别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不同国别的代表性特征和问题,提取区域中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阐释深层次的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促进多元文化的包容共生和彼此尊重。

  随后,多位学者就“2024年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展望”“百年变局下的地区局势解析”发言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总结了区域国别学的学科特点,即微观方法与宏观理论的有机融合。在微观层面,田野调查对于深入理解世界各国扮演着关键角色,这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在宏观方面,区域国别学的核心在于理解由世界市场和政治思潮所引发的制度变迁。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