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实践路径
2024年04月09日 1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9日第2868期 作者:查建国 陈炼

  3月2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的“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专题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学者认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当以“两个结合”相贯通为原则。

  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表示,“第一个结合”是我们党成立以来长期探索并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研究“第二个结合”,不仅要厘清两个“结合”之间的结构性关系,还要注重学理化和体系化研究,将“第二个结合”与社会主义叙事、现代化叙事、民族复兴叙事、人类文明叙事相联系,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提出,“第二个结合”要求通过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有机统一,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继承、弘扬这一传统的角度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将不断改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作为“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凯锋认为,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第二个结合”就成为回答时代之问的必然选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超越古今、中西、体用之争,既推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内生”和“内在”,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走向“复兴”和“新生”,是科学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在文化发展问题上的理论表达。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