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思政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4年08月09日 10: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9日第2952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8月3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60次学科论坛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与会学者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及面临的时代新问题,积极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回应思政教育时代新主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雷声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以来的成就和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内涵式发展、整体性发展、自主创新式发展等方面都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提出,要厘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问题,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知识意愿、价值意愿、政治意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话语表达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回应时代主题,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学科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树荫表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依然存在理论性不强、办学层次不清晰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如何实现“1+1>2”的教育效果仍需要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仍在路上。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讲授的是真理,要实现的是学生对真理的认同,进而实现学生的思维与讲授的真理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讲授的真理是抽象的理论,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和客观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使命。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科学化作为学科建设起点的,要坚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行动取向转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向具体领域转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向学科属性转变。

  推进大中小学课堂有效衔接

  既要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组织端、教学端、资源端、师资端的整体联动,也要推进每一端内各要素之间的联动,通过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爱琴表示,教学端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资源端要实现全域性开发、高效率运作、无界化共享。师资端要通过教学协同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通过科研互动提升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通过培训贯通增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

  “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是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孙秀玲表示,要通过“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实现思政课整体贯通,完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成效,通过把握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组织维度实现“小课堂”与“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必须运用好革命文化这一重要精神载体,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世辉提出,将以革命文化为载体的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弘扬革命文化推动思政课建设,通过传承革命文化使广大青年学子更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历史性课题。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用好革命文化这一独特的红色资源,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形成更多好方法、好途径,在改进中不断发展。

  会议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主办,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