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想象力:未来课程的核心
2019年08月01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1日第1747期 作者:袁利平 杨阳

  想象力是人类未来工作、学习的“新的关键力”。在学科领域,想象力概念有异于人的想象能力,在米尔斯(C.Wright Mills)所著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中,他将社会学的想象力描述为一种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对于课程而言,想象力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既是塑造课程个性的核心力量,又是建设未来课程的理论与思维导向。只有将课程与想象力相结合,才能使课程既为未来社会培养富有想象力的人才,也使其自身获得想象力,以明确兼顾时代与自身规律的终极价值追求,为未来课程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为未来课程建设提供哲学理路

  在哲学领域,想象力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时期,柏拉图将想象力视为一种在心灵中产生影像(Image)的能力,并将想象力作为灵魂的四大子部分之一(其他三部分分别为:理性、理解力和信念),分别在此在(Being)和存在(Becoming)两个世界建立想象力理论,其中,前者是关于理念的想象,而后者是对于物质对象的想象。柏拉图关于想象力的论述虽然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但也为后来想象力在哲学认识论及本体论层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康德立足于先验哲学的角度对想象力进行了阐述,认为“想象力是把一个对象甚至当它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是一种形象综合的能力,即通过意识对抽象的、无法感知的对象进行直观表征的能力。康德对想象力的论述已从柏拉图等人的灵魂、意识层面转向了人的主体层面,将想象力视为主体之能力。随着哲学中想象力概念的发展,杜威将想象力融入教育学之中,将其视为儿童生活的媒介以及学习的关键。想象力逐步从哲学领域延伸至教育、课程等学科领域,哲学中关于想象力概念的发展为课程想象力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哲学源头。

  基于康德对想象力的论述,可将课程想象力视为对课程内含的抽象目标、内容与价值进行现实表征的能力。课程想象力既为未来课程建设提供了可能,也为其提供了路径和条件。课程想象力不仅是联通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中介,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课程想象力可被用以勾画未来课程影像,在现实课程的基础上,综合呈现未来课程表象。因此,建设适应未来的课程,要在梳理想象力哲学理路的基础上,明确想象力作为未来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将想象力作为课程的内在品质,并明晰课程想象力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意义,从哲学层面为未来课程理论的搭建提供现实立足点。

  为未来课程建设奠定理论轴心

  课程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内部各要素的编排与运行需依托一定的理论根基进行保障,具体而言,即课程实践的开展以及课程自身内在的发展均要借助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以更有效地规划设计课程目标、选择适切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实施及评价等。但在课程正式成为独立研究领域之前,它都以思想与经验总结的形式存在,未能上升至理论高度去进一步指导、完善课程实践。20世纪初,博比特(F. Bobbitt)的论著《课程》的出版为课程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存在。此后,课程领域理论研究逐步兴起,其中以泰勒(R. W. Tyler)的课程原理最为突出,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至今,课程领域的诸多理论研究依旧循着泰勒的课程理论框架进行。

  课程理论作为社会与时代的产物,其诞生和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根基和依据,既要观照历史,以前人的思想和经验为基础,也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只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才能引发与时代相适应的实践。因此,建设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课程,关键在于更新当下的课程理论系统,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突破现有课程框架,构建能够引导未来课程实践的理论体系。而课程想象力作为课程的内在品质,是课程独有的智慧,其自身具有综合性特征,包含着一切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课程实践活动及价值目标,这既在实践层面为课程发展预设了目标方向,也在理论层面作为课程理论的合理基础而存在,并进一步对课程理论进行纵向深化。因而,课程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课程想象力,只有依托一定的想象力,以现实为“原料”,以想象力为“工具”,对课程理论进行“加工”,才能“生产”出具有未来属性的课程理论。简言之,未来课程建设要在依托课程想象力的基础上,采用实践辩证法对既成的课程理论进行批判,在否定的基础上实现超越,逐步形成理想的、与未来课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

  为未来课程建设创设思维模式

  与未来动态的、多元化社会相适应的课程应当内在地具有灵活性与弹性特征,且课程内部各要素要富有创造性,这对课程的编制及运行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程想象力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手段。从本质上而言,课程想象力在认识论上是作为一种课程思维方式而存在的,它关注课程创生主体的精神品质及生命意志,强调将课程内外部要素相关联,敦促课程主体从整体角度思考课程问题,并将课程置于关系脉络之中,形成网络化、整体性课程思维。在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中,“存在的基本结构就是通过内在和外在关系的演变而形成的‘真实存在’(real thing),而理解过程就是要在关联中去理解存在和变化”,即任何事物都存在于关系网络之中,对不断变化的事物的认识要以事物关系网络为前提条件,以彼此之间的关联线为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将过程哲学映射至课程领域,要使未来课程演变为真实的存在,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内外部关系,通过对课程关系脉络的掌握去理解课程的变化与发展。其中,课程内部关系主要涉及课程目标与内容之间、内容与实施等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中主体间的关系;而外部关系则是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建设面向未来的弹性课程从根本上要求对课程内外部关系模式进行更新,要从传统的闭环型关系模式走向新型的开放式、发散性关系模式。而课程关系模式的更新需借助课程想象力,通过采取整体性、网络化思维方式来统筹课程的内外部关系,使课程在内外张力间稳步前进,并打破过去课程与教学的僵化状态,使课程自身更具灵活性,以此适应动态社会需求。因此,课程想象力的形成不仅能从本体论视角为未来课程提供理论可能,更能从方法论视角指引课程的变革与发展,促使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综合内部各要素,更新关系网络,真正实现课程整合。

  为未来课程建设明确价值向度

  将课程与想象力相结合,借助想象力可以塑造未来课程形象,使想象力中所隐含的自由、超越的力量渗透至课程之中,决定未来课程关于自由的价值取向。基于课程想象力,未来课程应突破过去及当下课程跟随社会亦步亦趋的现状,不仅要适应社会现实,更要在批判中超越现实、预设未来,打造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想象力的价值导向下,未来课程的价值追求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而言,未来课程要从自身内部出发,将课程想象力的形成作为未来课程建设的终极追求,以此为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等提供总体向导,并为未来的课程建设者、管理者、实施者提供课程想象的空间,而课程想象力的形成要以教师的课程想象意识为基点,通过对教师课程与教学想象意识的培养与发挥来推动课程总体想象力的形成;从微观层面而言,未来课程要以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想象力作为个体生命本能的力量,以帮助个体实现自我精神自由,促使个体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在课程想象力的价值论视域下,未来课程建设应秉持“超越”与“想象”双重向度,在想象力这一目标立足点上为未来课程指明方向,从而实现课程的自由、开放。

  课程想象力作为一个综合性范畴,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层面均具有独特的意涵和价值。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课程想象力,借此为课程建设提供相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向导。而课程想象力的形成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努力,其中,课程建设者要为课程管理和实施者留有想象的空间,使其能够在“空白”中创生课程,而课程的实施者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想象意识,以此在课程创生的过程中嵌入想象元素,从而在促使课程想象力形成的同时,实现培养富有想象力个体的目标。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项目“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VHA180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