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2020年11月20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0日第2052期 作者:徐志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因此,高校必须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回答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思政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思政课程”,而应充分发挥各类课程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贯彻落实到所有专业课程。外国文学课程是高校外语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学相关课程,可以掌握文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评判能力,增加对外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校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运用以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开拓创新,以课程思政为着力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创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教育格局,将高校思政教育推向新高度。

  国内高校在建立外国文学课程体系及开展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外国文学教学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关系。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和事业所秉持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不可否认,外国文学体现了外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潮、价值观等。开展外国文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相关知识,更要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目的,要审慎辨别作品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特征。如果高校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只强调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而忽略了其中的意识形态特征,就可能陷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背离中国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初衷。

  要把外国文学教学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就需要采用中国的视角对外国文学进行理性的批判式的学习。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审美资源。高校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和批判性思考,客观审辨西方伦理道德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强化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信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手段,而情感培育是美德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系统的外国文学教学能够把知识和情感结合起来,用情感能量来强化现有的理想信念。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外国小说、诗歌或戏剧作品中人物的动机、情感和欲望及其蕴含的道德品格进行思考、评判,进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批判地借鉴外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外国文学作品产生于其特定的国情、历史、文化背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搬其思想价值观念,而是应该在科学、客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情感意识和道德理想,做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提炼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道德内涵,及时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的教育目标方向,去发现文学的魅力和规律,同时进行道德评判。这种评判不是仅仅针对文本进行解读,而是可以延伸到文本之外,让学生更深入地去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提高道德评判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三全育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师生应积极探索并将优秀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和担当,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特色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跳出单个作品的窠臼,站在更加宏观的立场引导学生思考作家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才华之间的有序衔接,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滋养,唯有理论联系实际,个人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外国文学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应发挥外国文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中国语境中对照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积极元素,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作者系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