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际化人才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03月10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0日第2607期 作者:段世飞 阚阅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达好中国方案,帮助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与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结合点,应将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贡献力量作为重要使命与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将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坚定的政治自觉与政治担当,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一,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人才流动、全球人才竞争是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全球化在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沟通的能力。

  美国为应对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提出了“全面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从全校层面系统思考国际化发展,将国际化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价值体系与学校定位中,进而影响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英国于1945年在《帕西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并在英国官方国家教师网指出“政府将要求所有学校都采用全球公民的培养模式”。1987年,欧盟制定了鼓励欧洲学生走向世界的“伊拉斯谟计划”,到1999年,欧洲国家又提出“博洛尼亚进程”,旨在消除欧洲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俄罗斯积极加强与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推动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努力提升其国际化人才竞争力。非盟提出“一体化战略”,鼓励高等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推动成员国学生的国际流动。印度通过开设区域教育研究中心,利用英语语言优势,促进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泰国与多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建立联系,为泰国高等教育向这些国际组织培养和输送国际化人才创造了可能。日本在1987年提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具有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能够面向世界的日本人。韩国在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输送国际学生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国际学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于1995年提出培养“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除了主权国家以外,国际组织也从全球公民教育的角度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就全球公民教育问题发布第一本教学指南《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该指南能够帮助成员国确保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学习者发展成为有信息获取能力、批判认知能力,能深入社会,具有伦理意识和懂得参与的全球公民。

  第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使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只有培养和吸引足够多具备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一个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同样,如果一所大学培养不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那么这所大学将很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全球化影响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流大学都将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自1946年以来,世界银行的12任行长均毕业于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中有8位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些顶尖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多共性特点,其目标都是培养拥有跨文化的学习与沟通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国际化理念的国际化人才。哈佛大学最早提出“全球性大学”的教育理念,其前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将“全球化素养”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八个教育目标”之一。耶鲁大学向全体学生提供国际经验,为到国外工作、学习或开展科研的本科生提供经费支持。华盛顿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了“国际理解和交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扩大学生的国际参与性”作为其国际化办学理念,让学生能从多元视角分析国际性问题。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通过组织学生赴海外学习获得批判性思维,让学生通过感受异域文化拓展全球视野,从国际视角来体验多元文化。波士顿大学提出培养“世界公民”。宾州州立大学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全球公民”“全球领袖”。我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将培养有贡献、有担当、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全球公民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推动下,这些顶尖大学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第三,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战略判断,提出要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提出“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战略构想,稳步推进亚投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全球治理制度建设工作。随着以上战略构想和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得到深化与拓展,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依靠我国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通过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性事务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加快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在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旋律的教育改革中,我国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未来,具有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将成为我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坚力量。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战略支撑,是我国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旨归。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化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国际化人才培养整体性和系统性仍有所欠缺,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素养的培养还有待提升。以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国际化人才为例,培养主体多为国际关系学院和外语学院等院系,致使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既缺乏专门国际组织所需的专业能力,又欠缺国际组织工作所需的国际交往能力,无法满足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

  国际化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遴选条件,也是“双一流”建设任务和指标完成的重要评价标准。自“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我国一流大学已经初步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样态,国际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项长远且系统的工程,相信未来通过政策的实施,我国一流大学将走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国际化人才的困境。一方面,将培养“全球领导者”“世界领袖”作为大学发展的愿景与使命。另一方面,增加国际交往经验,将课程与国际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将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化人才作为重要方向。具体而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亟须加强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与人类情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增强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全球竞争力和全球话语能力,如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跨文化沟通力,提升我国的国家影响力,重塑大国形象,引领全球治理的转型与变革,为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我国大学还应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战略,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文化、制度和精神建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世界级顶尖大学。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溯源研究”(21JZDW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