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儿童哲学的认知基础
2023年05月23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3日第2655期 作者:黄俊维

  儿童哲学是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对象的一种新兴素质教育实践。有别于传统哲学理论的讲授,儿童哲学强调以苏格拉底的反诘法为核心,通过教师精心组织引导话题,促进师生对话和讨论,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技巧和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这一特殊的素质教育门类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随后被推广至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目前,儿童哲学在国内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逐渐出现一些以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哲学故事书、绘本等,一些中小学也开设了兴趣班形式的哲学课程。

  然而,对儿童哲学的质疑之声从未间断。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疑问是:儿童有能力接受哲学训练吗?诚然,在儿童哲学诞生以前,传统哲学教育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才开始进行(虽然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就会开设少量哲学课程,但在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则较为罕见)。不难发现,在过去哲学一般被认为是一门“成年人的学问”,是在心智完全成熟且已受到良好教育后才会进行的一类思维活动。有学者认为,儿童处于认知发育的早期阶段,理性思维不足,不应接受哲学教育;也有学者主张,过早地进行哲学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灌输,会削弱儿童的审美或想象力……这类质疑指向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是否具有接受哲学教育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儿童实际上并不具备进行哲学思考的认知基础,那么儿童哲学的正当性就不复存在。因此,澄清儿童哲学的认知基础,对儿童哲学的正当性、发展以及具体实践而言都十分重要。

  事实上,上述争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探究。反对者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成长发育为成年人的过程中,常人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不同阶段中的儿童具有明显不一样的认知方式与思维能力。根据该理论,儿童在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大概11—12岁)之前并不能进行哲学思考。这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儿童并不会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这种“元思考”能力被认为是哲学思考的核心,而这正是形式运算阶段才具有的认知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尚未进入这个阶段的儿童,并不具备进行哲学思考的认知基础。

  然而,最近二三十年以来,不少心理学研究表明,皮亚杰明显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比如,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结合众多实证研究指出,学龄前儿童甚至是18个月大的幼儿,就已经逐渐形成一些特定的哲学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进行思考和探索。举例而言,当儿童发现摆弄身前的小玩具偶尔会使其底座亮灯时,就会饶有兴致地通过不断调整小玩具的位置来确定摆放形式与亮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儿童会注意到玩具的摆放形式是亮灯与否的原因,并且会去主动验证——这意味着儿童具有对物理事件间因果关系的基本判断,以及如何验证这种关系的思考和尝试。而在伦理问题上,即便是刚上幼儿园的儿童就已经能够分辨出非道德规范和道德规范。此外,在自我认知、逻辑推理、身心关系等相关议题上,儿童都能体现出一些独特的哲学倾向和哲学思维。

  儿童哲学的研究者和支持者也常常指出,皮亚杰也低估了儿童对哲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深度。马修斯(Gareth Matthews)通过大量案例表明,儿童在生活中会经常提出哲学问题,如“我们怎么能知道现在的一切都不是一场梦呢”“为什么多数人的自私就比少数人的自私要好”等等,并且也会热衷于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与追问。也许,父母或成年人会认为这些不过是小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是基于当前所见所想的一种即兴发问。由此可能会衍生出一个异议:儿童关心的仅仅是一个具体概念的语义和语用,或者对一个具体情境感到疑惑而即兴发问,并不涉及抽象、普遍的概念和思想探究。但是,哲学正是起源于人类对各种现象的惊讶与好奇,儿童提出的种种关于存在、自我、道德、规律、认识等的问题和相关思考,恰恰就是一种哲学活动。

  这涉及一个关于儿童哲学的常见误解——有些人认为,儿童哲学就是用儿童能理解的浅显语言来讲授经典哲学思想或理论。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种主流的儿童哲学理论会赞同这个说法。虽然说,儿童哲学一般被认为是面向儿童的哲学教育,但其理念和形式更强调实践互动而非理论讲授。儿童哲学的教育者是儿童进行哲学思考的陪伴者、组织者与引路人,而不是授课教师。可以说,儿童哲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在教育者的恰当引导下,让儿童对具体概念与情境的疑惑能够过渡到对抽象、普遍的问题的哲学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塑造出良好的思考习惯和交流能力。

  总体而言,儿童哲学的认知基础建立在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批判之上,并从科学实证研究和教育实践观察出发,指出与儿童进行恰当的哲学互动是一种顺应儿童天性和认知发展的活动。诚然,相关的论据并非无可置疑,争论也仍在持续,但当下的实证证据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质疑了皮亚杰的理论,并支持了儿童哲学的基本主张。此外,儿童哲学并不是进行理论讲授或理性灌输,“儿童接受逻辑的、理性的、论证的训练会损害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这类论断本身便缺乏证据支持,而更可能是一种偏见。事实上,想象力被认为是哲学思考的一项重要能力,而审美则是哲学所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良好的儿童哲学实践理应能促进而不是妨碍这些重要认知能力或美德的发展。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