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历史地理学研究
2023年07月10日 1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0日第2687期 作者:刘仕格 张萍

  6月10—1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联合承办的“第八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59所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9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沙龙,围绕历史地理信息化与数字人文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HGIS数据库与数据工具的开发是本次沙龙的亮点。利用GIS软件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大大提升了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精度,这是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科走向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标志。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化发展已有20余年的历程,从最初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到新时期全面的历史地理信息化发展,学科发展越来越成熟,自身的学科特点越来越凸显。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萍全面解析了历史地理信息化的概念发展、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认为历史地理学从传统的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再到历史地理学的信息化时代,是整个学科的转型与进步,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与使命。而围绕历史地理信息化发展,HGIS数据库建设也越来越成熟,类型越来越多,包括中国历史人死亡寿命数据库的构建、大运河时空数据的组织与服务平台建设、马来西亚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电报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等都纳入相关讨论之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樊如森还在大会报告中讲述了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大阪三大工商情报机构调查资料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情况。关于图像类地理信息数据库,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张涛介绍了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数据库的架构问题。

  虽然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一步就是相关数据库的搭建,但是由于工具开发与人工智能的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历史地理学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也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一方面,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产品为本学科服务,如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娟介绍的语料库技术利用于清代黄河研究当中的案例。另一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车群报告了该校与德国马普所合作开发出的地方志研究工具LoGaRT,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张光伟则尝试将GeoAI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古旧地图的识别,这些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也为历史地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古旧地图数字化研究是讨论的热点。地理信息技术为古旧地图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大的可能。利用Arcgis软件中的地图配准功能,将古旧地图进行数字化提取,转译成数字地图,可以让地图史研究更加精确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汪前进首先介绍了古旧地图鉴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地图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认知规范。针对中国古代没有实测基础的地图,学者们将地名信息、考古遗迹与地图上的基本数据三者结合,分别对宋代的《禹迹图》、明代的九边图、清代以来无定河水系图、清代《汉江以北四省边舆图》以及耶鲁《中国古航海图》的绘制精度进行了考察,通过数字化定位,探讨古人是如何绘制地图的,古地图是否具有空间指示性与现实应用价值。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骆遥则介绍了其所从事的利玛窦东西两半球图的数字化复原研究,并对其投影类型、测绘技术及地理认知做了分析。

  针对民国带有实测性质的地图的数字化研究更为深入,与会代表首先由地图数字化的方法入手,展示了民国实测地图中城市、市场、河流水系、政区边界等要素的提取与空间分析方式。而地图数据的提取也为进一步的问题研究提供方便,因此,近年来该方向的研究成果丰硕。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李智君利用明清舆图资料,结合档案、方志、海防文集等文献考证,厘清了明清南澳岛海防区分界线的形成过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行政区分界线之间的关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江伟涛通过提取民国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中的商业聚落数量与面积,分县计算平均市场密度、市场范围与市场半径,并利用GIS软件对分县市场密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使用GIS软件中的泰森多边形分析方法,计算每个商业聚落的市场范围及半径,从而对近代江南与岭南的基层市场网络做了深入研究。另外有关古旧地图中所反映的政区边界、交通路线等问题,学者们也多有讨论。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霍仁龙还根据18—19世纪英国人在西藏东南地区的测绘活动及相关地图内容,分析了该时期人们对此区域地理认知的发展演化过程。

  第三,利用地理信息化手段进行历史时期自然与人文地理问题研究仍然是沙龙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探讨的重点。无论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明还是人工智能的运用,终极目标都是进行历史自然与人文地理问题研究,解决历史地理的根本问题。在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中,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仍是重点,其关注点由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表水体变迁、苏沪沿海滩涂历史围垦数据的整理到南亚地区历史耕地重建、美国大陆森林和草地覆被格局重建,体现了研究视野由国内向国际的转化。在历史地貌与水文研究方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杜龙江在数字孪生流域技术框架下,运用多学科交叉、多源数据融合的新方法,对海河平原水系变迁与城镇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化、模型化研究,发现了城镇分布与河流地貌环境间具有涌现性、动态调整与自适应特征的空间耦合关系,揭示了2000年以来流域城镇布局、水利工程对河流地貌环境的适应与重建机制。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温鹏辉对元代以来无定河上游三岔河古城环境变化的研究,则是一个将考古学方法应用于历史地貌与水文研究的典型案例。另外,有关历史气候与人类社会的研究同样也备受与会学者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萧凌波针对清前中期华北水旱灾害对东北移民政策执行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清王朝两百多年间,其东北移民政策是不断调整的,有紧有弛,水旱灾害对移民政策有很大的影响。邯郸学院地理系讲师石国宁分析了清代畜疫流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上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互动关系的认识。

  在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加直观且清晰地呈现各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变化趋势,可视化分析成为主流。对历史城市的研究包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教授朱永杰针对清代密云满城的历史地理信息挖掘、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赵寰熹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居住空间与空间行为的研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王长松对民国时期北京会馆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等。另外,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县治迁移的时空变迁、宋蒙战争前中期四川的兵力空间分布与布防策略变迁、魏晋南北朝交通运输体系的复原、明代广西桂林府驿路交通变迁与地方政治研究、近代新疆邮政局所调整的时空演变、广西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名研究、10—12世纪临济僧团传法的地理进程、康巴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等历史政治、军事、交通、文化地理多个方向的问题,在本次沙龙报告中都有研究和讨论。其中,京都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文龙利用重建的中国古代交通数据、人口数据、社会网络数据等,建立引力模型和历史交通便利性模型,对中国古代交通的便利性、长途旅行的一般社会容忍度、社交网络的自我增强效应等多个关系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泽浩根据已知秦汉时期城址位置,建立空间相互作用模型,预测了秦直道北段的位置与北延线,与文献考证结果有很好的对应,该模型显示出了探索该地区秦汉时期其他交通线路的潜力。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安成邦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工作,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年代学体系和南疆地区内各历史朝代发展的政治、经济等特点,利用GIS中核密度分析、聚集性分析、叠置分析等方法,对南疆自青铜时代以来人类活动遗址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项颇具综合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恒还分享了其对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与清代官僚政治史研究的新探索。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磊、于宝源通过建立唐代诗人生平轨迹与唐代边塞诗地理意象两个数据库,运用总体耦合态势模型,初步揭示了边塞诗现实空间和文学中意象空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这也是当前数字人文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学术沙龙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为推进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张伟然回顾了八届HGIS沙龙的举办情况,认为HGIS沙龙从2015年第一届的二三十人,到今天100余人的大会,已成为反映历史地理学研究前沿的一个阵地。在大会闭幕式上,张萍做了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次会议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会议论文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这也体现了HGIS的触角已深入历史地理研究的各个方向。二是会议报告中涌现出诸如峰顶算法、SegNet模型、LoGaRT、GeoAI、数字孪生等多种新的研究方法,都体现了信息化手段对历史地理学研究新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历史地理信息化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迈进,学科发展越来越走向多元,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学科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深感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