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
2019年09月26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6日第1786期 作者:欧阳奇 金星宇

  【核心提示】劳动并非资产阶级谋求剩余价值的剥削手段,而是丰富劳动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力量源泉,更是创造幸福生活的现实路径。

  从哲学角度看,美好生活是涵盖未来目标与实现手段的统一体,需要以整体性的视角加以看待。发表于17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集中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伟大纲领性文件,而且是诠释美好生活的“政治宣言书”。汲取《宣言》中的理论要旨和实践意蕴,对于推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进程不无裨益。

  勾勒美好生活的崭新图景

  《宣言》既从宏观层面关注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体风貌,又从微观层面聚焦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生活做出某些科学设想。“生活”一词在《宣言》中出现多达28次,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生活地位、生活资料、生活状况的考察和分析。此外,“生活”也被视为定义无产阶级的重要标准。这体现在恩格斯于1888年英文版增加的注解中,将无产阶级定义为“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深受现实贫困、资本家剥削等精神和物质上的压迫,总体上处于不美好的生活状态。对此,《宣言》为无产阶级勾勒了实现美好生活的崭新图景,即以“自由人联合体”代替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实现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自由人联合体”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图景的全新描绘,是涵盖丰富的物质生活、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谐的生态生活的统一整体。《宣言》对“自由人联合体”虽然没有做出具体阐释,但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就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而言,固有的社会矛盾造成“生产过剩的瘟疫”蔓延,民众失去了全部的生活资料,社会也因而回到一时的野蛮状态;就精神生活而言,“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把一切神圣的事物变得不再神圣了;就生态层面而言,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大量消耗,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使得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日趋下降。由此看来,“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对资本逻辑所导致的物质、文化以及生态困境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成果,要求从根本上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重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相互协调的美好生活。

  《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里指的绝大多数人,正是以无产阶级为主要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宣言》秉持人民立场,号召无产阶级“抬头挺胸”,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而斗争,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而努力,为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奋斗。

  诠释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发挥共产党人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领导作用。共产党人能够肩负领导重任,是由共产党这一政党的政治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共产党人与其他工人阶级政党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也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这使其能够心无旁骛,把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作为自身的使命。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上独具优势。在实践上,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上,共产党人“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使其能够科学谋划,把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坚持以劳动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手段。《宣言》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者劳而不获,资产者获而不劳,劳动反而使得工人成为不能养活自身的赤贫者。《宣言》要求共产党人消灭资产阶级的雇佣劳动,重拾劳动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实践活动,劳动要发挥其在生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料,实现劳动者独立性和个性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劳动作为一种创造人本身的活动,要发挥其在建构社会关系,彰显人的社会性本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可见,劳动并非资产阶级谋求剩余价值的剥削手段,而是丰富劳动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力量源泉,更是创造幸福生活的现实路径。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实现美好生活。《宣言》对19世纪的世界图景做出了“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概括,并强调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为此,《宣言》不仅从国家层面强调“全世界联合的行动,至少是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更在文末从个人层面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联合行动”,要求各个国家在保持“自己完全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以全球性视角审视并处理资产者与无产者的关系,提倡以互利共赢的合作取代两败俱伤的冲突,最终达成美好世界的目标。

  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呈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设计与构想

  与资产阶级无端责难的话语交锋。面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现美好生活举措的质问,《宣言》有力地进行回应,展示了共产党人驳斥“共产主义幽灵神话”的决心。如面对资产者把“阶级的教育的终止”视为“一切教育的终止”的指责,《宣言》旗帜鲜明地强调,改变的仅仅是教育的性质,消灭的只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的教育。可见,共产党人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即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营造正面的舆论氛围。

  对三种社会主义流派的话语纠偏。《宣言》对三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纠偏,实质上是两种历史观的对立与较量,也是从不同立场建构未来社会的权衡与考量。对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榜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的观点,《宣言》认为其设想“总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携手同行”必须予以纠正。对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宣言》批判地认为,其以改良手段建立所谓的“美好的世界”,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同时,《宣言》还抨击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认为其建立“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决不会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可以说,《宣言》切中时弊,指出这些思想流派对于未来社会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代之以觉悟的工人阶级领导彻底的革命,建立美好社会的现实行动。

  《宣言》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内容,通过凝练豪迈的语言形式,从正反两方面向世人呈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设计与构想。一方面,《宣言》对生产力重大作用的强调,对自由、公正、民主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品格的阐述,对消除城乡差别、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实现全球正义和人类解放的呼吁等,生动地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另一方面,《宣言》一连使用“破坏”“斩断”“淹没”“变成”“代替”“掩盖”“抹去”“撕下”八个动词,精练准确,苍劲雄健,有力地揭示了资产阶级亵渎神圣事物,殃及美好生活的现实,并落脚到号召无产阶级建立一个崭新的共产主义社会。

  当今时代与《宣言》诞生的19世纪不可同日而语,但《宣言》关于美好生活的科学阐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重温《宣言》一文中的相关论述,将“美好生活意蕴”与新时代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最好的继承与弘扬,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有效路径。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研究”(19GJJB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