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2019年11月05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5日第1808期 作者:王青 刘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形成了具有严谨逻辑结构、系统理论框架和丰富思想内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环境就是民生”——利国惠民的生态观。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含着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为治国理政之根本,围绕着如何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科学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结合起来,为民生建设赋予生态追求,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民生情怀。

  首先,生态良好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求生存、盼温饱到求生态、盼环保,百姓对清新空气、健康食品、宜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新要求,是民生福祉的基本构成。其次,生态是发展经济的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持续发展生产,需要生态环境作为坚强后盾。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谋求“金山银山”就必须依赖“绿水青山”的永续存在,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统一。最后,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有利于民生建设。我们应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实现生态与民生的高度融合,为人民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普惠共享的生态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表现为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表现为生态成果的“普惠”。“公平、普惠、共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则要义。

  一是遵循人与自然关系的公平原则。一方面,要以公平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摒弃“人要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都平等地享有生存和繁衍的权利。另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应公平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既要尊重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又要维护自然循环系统的平衡稳定,保护我们的自然家园。二是遵循区域空间维度的普惠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方面,我们重视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提出生态的流域性补偿等措施,缩小了生态上的差距,生态成果惠及人民,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共担生态责任,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建设美好的全球生态环境。三是遵循时间向度的共享原则。自然环境的公共属性决定着它的受用群体不仅局限于当代人,而且也为我们后代所共同享有。一方面,当代人要积极偿还前人留下的“生态债”,共担生态责任,积极治理生态问题,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当代人要为后代人积攒“绿色银行”,保护资源稀缺性、促进资源再生性和实现资源多样性,尊重后代人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生态整体性思维,以全面的视角观照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重要思想以整体性思维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等观念,超越了奴役自然的实用价值取向的狭隘性,为人类整体前途提供绿色关怀。

  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深入理解“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去对待,维持人的需要与自然界资源供给能力的均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注重构建“自然—人类—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构架,以整体性思维审视自然与人们生产生活的互动关系,链接人与自然之间生命的共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生态优质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待、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转变自身观念,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生态效益作为衡量自身需要的标准,尊重自然规律,以自身实际行动保护自然;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教育活动,将科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普通民众了解生态环境与自身生活的内在关联,从而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研究”(19CXSXJ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