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货品牌书写文化自信
2020年11月20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0日第2052期 作者:汪永平 黄清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句话道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与关键锁钥。文化自信有多维度的意涵,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与表征方式。近年来,中国“新国货”日益崛起,“新国潮”逐渐流行,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现象。新国货既是中国硬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软实力的表征。每一个产品都是一种文化的隐喻、一种文化精神的具象呈现。新国货全方位投射、引领着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及国家认同。

  阐释传统魅力 展现国家形象

  新国货广告通过唯美的品牌叙事方式阐释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顾客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当代中国,消费者本土意识不断觉醒,购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孕育出一种新的审美取向。国货品牌广告通过挖掘品牌的传统文化质素,用唯美的语言诗意化地对其进行意义阐释与魅力再现,激活了人们脑海深处的传统文化因子,也唤醒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记忆密码,引发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新想象与新认同。新国货也因此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市场爆发力,取得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如今的新国货更加体现民族文化认同,“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同时“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

  强大的民族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优秀的民族品牌可以提升国家形象。知名民族品牌的形象与实力表现的是民族国家的形象与实力。中国“新国货”以其新品类、新技术、新审美、新材料、新渠道等“新”文化,在国际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品牌竞争力大大增强。经济效益同时伴随着社会效益,屡获市场佳绩的国产优秀品牌在国际社会成功传播了中国国家形象,展现了中国改革成就与制度优势。可以说,每一个“新国货”品牌都是一则中国故事、一张中国明信片,都是一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流动风景线。其中颇富代表性的诸如中国高铁、中国超算、中国大飞机和中国火箭等高科技产品,风生水起的电商品牌,闻名中外的家电品牌,精工制作的手机品牌,特色鲜明的服装品牌,风情万种的美妆品牌……都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中国“新国潮”风尚。“新国货”以自己的品牌故事和品牌气质诠释着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展示着中国美学、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构筑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注重细节品质 体现工匠精神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就是以工匠精神,积尺寸之功;又是以高端品质,彰大国实力。“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等内容,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傲立群雄的前提与支撑。国际盛赞的“德国品质、日本设计、意大利高级定制”,其实都是“工匠精神”的凝聚。中国政府也开启了对工匠精神的重塑决心,中国实业界对工匠精神身体力行。企业一方面用商业、科技、创意等进行加持,另一方面追求完美的质量,极致的材料、工艺和设计。众多国产品牌开始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注重细节品质,逐渐培养起了中国的“工匠精神”。华为集团要求每个华为人都要树立一种执着、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小米公司提出科技美学,追求通过“一只钢板的美学之旅”,给人们提供一种极致的审美体验与沉浸。“海尔智家,定制美好生活”,以独具匠心和高端品质,带给人们智慧高端的生活品质及体贴慰藉的人文关怀……国货需要借助“工匠精神”去进一步实现自身的蝶变。

  品牌“智”造彰显科技实力

  中国民族工业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这其中彰显了国家对重塑工匠精神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呼唤与期待。国家意志凝聚了社会意志,国家利益代表了社会利益,国家逻辑尊重了市场逻辑,国家价值融合了市场价值,因而迅速生发出极大的现实效应。从制造端来讲,知名高科技企业都是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硬核科技为企业品牌赋能。从消费端来讲,年青一代对黑科技产品越来越热衷,展现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在制造和需求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制造逐渐彰显中国智造。近年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颇为引人注目,诸多企业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转化。多家互联网企业用大数据和云制造等高科技手段助力“国货品牌”发展,如阿里的“新国货计划”、京东的“国货当潮计划”等。越来越多的渠道方主动出击,用高科技手段助推国货当潮,使其在信息时代完成品牌的华丽转身。

  文化价值系统需要物的承载、彰显与阐发。同样,物质体系的背后也一定凝结着精神与价值。文化与物互为表征。这场席卷而来、影响全球的中国“国货潮”就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投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义。它既展示出民族品牌崛起的经济意义,也表征着东方美学复兴的文化价值;既有软性文化的“赋魅”,也有科技及硬核文化的“赋能”;既凝聚民族复兴的梦想,又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新国货,新形象;新国潮,新文化。新国货正扬帆起航,驶向蓝海。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洋集团与近代社会变迁研究”(18ZDA19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