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25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5日第2055期 作者:林园春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科技创新不仅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福祉,影响着国家发展前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县域是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的有效结合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从这个层面上讲,以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县域发展瓶颈的关键,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动力。

  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更是使得变局加速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为此,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构筑新型基础设施新格局。在今年的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浙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陕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已成为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以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构筑新型基础设施新格局。一要推进宽带网络建设与改造升级,推进县域高速宽带网络全覆盖,同时持续推进提速降费,实现高品质网络普遍服务,为人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二要加强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的县域统筹规划和部署,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机制和互联互通模式。三要加快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推动物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协同发展,拉动县域交通、电力、卫生、供水等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技对外开放,以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以开放汇聚创新资源,让更多创新资源为县域所用,让更多技术向县域转移、更多成果在县域转化,是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县域政府应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创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奖励,科技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要将“科技成果转化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其次,应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系统、服务系统,加快技术咨询、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技术检验检测机构等的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资金、信息、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服务。此外,还应结合县域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建立高效的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尽快形成国家、省、市、县之间紧密联动的上下统筹的协调机制,提升科技资源在县域内的流动和配置效率,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加快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县域特色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战略资源。首先,要坚持科学谋划,抓好人才发展的宏观布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县域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和基本路径,确保人才资源开发与发展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其次,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平台载体建设,集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县域创新创业。再次,要坚持领军人才引进与创新团队引进相结合,特别是根据县域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最后,要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对人才资源进行整体统筹、科学配置,做到人才资源优势互补。谋划、调整人才的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人才合理布局促进县域协调发展,以人才结构升级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民生福祉是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促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可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提升民众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参与度。首先应加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县域全民健康水平。第一,应加大疾病防治、卫生保健、优生优育等先进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促进实用健康技术和产品在县域的推广应用,建立与县域急病救治、健康需求相适应的技术示范工程和医疗技术保障体系。第二,应加强重大疾病临床规范化综合诊治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开发早期诊治、药物治疗、个体化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县域临床医学科技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为保障县域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强生产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为实现县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