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022年12月06日 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6日第2545期 作者:赵凌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规律的新认识,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人才自主培养的桥头堡,应承担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时代责任。

  在指导思想上,把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放在突出重要地位。新时代10年,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0年的12.5%提高到2019年的21.2%,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每年全国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毕业生;继续教育为各行各业培训上亿人次。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与此同时,截至2021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为推动我国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高校应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放在办学治校全局的突出重要地位。这既是人才强国战略赋予高校的责任,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由大变强的内在要求。

  在目标导向上,以“四个面向”为坐标完善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标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在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高校应扎根中国大地,着眼于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完善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标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既是我国人才工作的目标导向,也是高校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应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对表国家发展急迫需求和长远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在培养路径上,构建符合高校办学定位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探索人才自主培养路径。一是将“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对接起来。“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因此,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可以作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和目标追求。二是将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对接起来。通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三是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自主培养对接起来。一方面,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科建设规律,着力发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奠定人才自主培养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和学位点,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专业和学位点平台支撑。四是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立德树人目标对接起来。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立德树人目标。

  在培养方式上,通过综合改革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总体部署,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等目标任务,为高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面对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应跳出局限于国内、校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窠臼”,在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和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一是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融”积极对接职业拓展、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引领驱动能力。二是立足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优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将人才自主培养与人才国际交流结合起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人才培养经验和模式,充分利用国外先进人才培养资源和知识,将“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形成自主培养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阵地和桥头堡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