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系统观念贯穿“大思政课”建设
2023年06月01日 10: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日总第2662期 作者:尹晓敏 胡玲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理念与系统论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作为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理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灵魂。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用于思政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强调要把思政教育作为一个协同育人的整体系统来对待,切实进行思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载体等要素的系统性改革,通过深入研究思政育人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以整合式联动育人共同体为基础建设“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将系统观念贯穿于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系统运行应彰显如下特性:一是系统的目标性,即通过确定战略层面的育人目标,奠定育人系统高效运行的理念共识;二是系统的协同性,即确保育人系统中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协同联动,体现人人、时时、处处育人,打造立体化浸润式育人全场域;三是系统的差异性,即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根据育人对象的差异性创新育人之道;四是系统的动态性,即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力”,与时俱进地回应现实大问题、把握时代大趋势、涵养思政新生态。

  目标性是高校“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的逻辑起点。任何系统的存续都指向特定目标。系统的目标性是指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系统的发展变化呈现出趋向某种预先设定状态的特性。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高校“大思政课”必须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大思政课”的根本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系统运行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以理想信念教育铸魂、以核心价值观教育固本、以“五育并举”促学生全面发展。在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筑牢“大思政课”育人系统的“四梁八柱”,引领学生勇担时代重任,实现立德树人价值目标的有效传递。

  协同性是高校“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的交汇节点。系统的协同性是指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在整体运行中相互配合、有序衔接、互促共生、同频共振的状态。协同是组织系统运行的最高目标。高校“大思政课”的建设成效,与育人系统的协同度密切相关。为此,高校要通过构建有效机制,融通育人系统运行的交汇节点,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汇聚、多种力量整合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一是构建主体协同机制,增强“大思政课”辐射力。基于“一盘棋”的系统思维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各界等校内外育人主体的职责要求,充分激发各方主体主动协同的积极性,形成“和而不同”的整体效应和同向同行的系统合力,绘就“大思政课”全员育人同心圆。二是构建时空协同机制,提升“大思政课”带动力。通过拓展思政教育的场域,从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第四课堂(网络课堂),由思政课程联结到课程思政,化解因层际弱化、学科壁垒、课程分散而导致的统筹不足、合力不彰等问题,在育人系统运行的时空协同中启智润心、涵德化人。

  差异性是高校“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的突破点。尽管系统的存在具有整体上的统一性,但是系统内部不同要素因运动状态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差异也是系统存在的表征”。在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高校的学生之间存在群体差异、不同育人主体之间存在价值理念和育人方式等的差异,需要育人主体深耕学生、提炼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差异性,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根据差异性创新育人之道,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作为“大思政课”育人系统协同运行的突破点。

  动态性是高校“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的创新亮点。系统是运动着的有机体,动态性是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动力保证。高校“大思政课”育人系统的动态性既有历时性维度的演绎,又有共时性层面的表达。从历时性上看,伴随着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重点、思政育人政策重心的变迁,思政教育系统也愈益凸显出对于“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并驱”等创新理念的践行和证成。从共时性上看,高校“大思政课”的多方育人主体要实现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就必须秉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匠心”,立足日新月异的实践图景,善用鲜活生动的思政素材,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创新性地回答好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现实大问题,让学生在“三全育人”的动态链中感悟思想伟力、涵养时代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