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转型 提升产业链韧性
2023年06月06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6日第2665期 作者:徐华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目前稳居世界第一,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助力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产业链韧性是指在面对内外部风险和挑战时,产业链各环节所表现出的维持自身系统稳定、防止断裂和缺失的能力。尽管我国产业链具有强大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比如我国高价值的优势链主企业较少,部分关键技术主要依托海外供应,部分供应链无法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需要强链补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这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形成“核聚”反应,激扬发展新动能、新活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具体来说,数字化“强链”是强新型产业的“链”,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产业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形成更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数字化“补链”是补关键领域“卡脖子”的“链”,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韧性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在提升稳定性、成长性、控制力和协同性上下功夫。

  在稳定性上,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做强生态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制造业企业效率、优化产业链生态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208家运营商开通5G网络,全球5G人口覆盖率超过25%,并逐年增长。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事关产业链韧性和数字化水平。因此,我国亟须加快布局面向未来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尤其要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

  在成长性上,紧扣数字技能提升,做大人才链。“人才聚,产业兴。”人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展现产业链韧性的重要因素。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其中高端人才缺口更大。因此,多措并举培育造就数字人才正当其时。那么,如何做优人才链?一方面,着力增加人才供给量。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制造业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企业等大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逐步健全多层次多结构人才培养布局。另一方面,着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在控制力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做好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产业链安全。未来,应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进行创新攻关,增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一般来说,在产业链上起支配作用的“链主”企业,具备强大的异质资源整合力,同时能够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在协同性上,强化制度保障措施,做优政策链。制度政策先行是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产业政策要实现安全和发展两个目标,需要处理好“风险防范”与“精准导向”的关系。一方面,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需要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在政策运行上要“防范风险”,确保产业数字化过程平稳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在政策落地上要坚持“精准导向”,让政策更见实效。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