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2023年06月29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9日第2680期 作者:刘虎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明了质量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强调了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纲要》指出,“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行动路径,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必要性

  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为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从中观层面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结构转型,必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通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和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微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解决产品、工程和服务供给“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提高企业的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具体部署,提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其中,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贯穿新发展格局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一方面,质量强国建设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同向同行。具体而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意味着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作为经济循环的核心环节,生产决定了分配、流通和消费,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在新发展阶段,生产环节的重点工作在于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推动质量强国建设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有效需求,推动国内大循环向更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质量强国建设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在于形成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为此,必须牢牢把握质量这一国际竞争的战略基点,通过质量变革推动中国产品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让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交流合作。

  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大众消费从温饱型消费迈向品质型消费新阶段,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呈现个性化、优质化、多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当前与生活需求相关的供给体系仍处于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的过程之中,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新一轮消费升级变革时期,为充分挖掘和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内需潜力,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增加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中高端产品供给,围绕医疗、教育、养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重点领域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要善抓“关键”

  立足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强国建设工作。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质量第一”“质量强国”“经济质量优势”等重要表述,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再到《纲要》的颁布,对我国质量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进行详细规划,我国的质量强国建设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取得跨越式发展。整体来看,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具体而言,2022年我国形成以《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26部法律法规、142部行政规章为主干的质量法律体系,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29%,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总体合格率达到97.6%,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重点服务行业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稳定在“比较满意”区间,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压力,我国的质量强国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应着力建设质量供给体系、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和质量治理体系,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高质量发展。

  其一,构建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夯实质量强国建设的根基。《纲要》将提高供给质量作为质量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提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一方面,针对居民品质化的消费升级需求,应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扩大健康、养老、育幼、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供给,强化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保障;推进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制造业产业布局协同发展,推动生产线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鼓励、引导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推动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实现商品质量价格信息透明化和供需信息匹配,以新型消费释放内需新空间。另一方面,针对高精尖的投资升级需求,要结合智能制造与装备、医药健康、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主导的质量协同创新体系,集中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高端产品、关键装备、基础核心零部件缺失等问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其二,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优化质量强国建设的“硬环境”。《纲要》以“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为重要抓手,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专门部署。为统筹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应强化顶层设计,结合我国高质量发展需求和重大战略部署,实现质量基础设施在国家、区域、产业层面上的合理布局,完善中央、地方财政和企业、金融机构投资相协调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各类要素的协同效应,应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设施向社会共享开放,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培育市场化的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业态,为企业全生命周期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围绕计量、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攻关,整合创新和质量技术资源,推动创新链、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质量基础设施技术能力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其三,形成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改善质量强国建设的“软环境”。《纲要》将“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列为质量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等具体要求。为加快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进程,应创新监管理念和工具,积极探索符合行业监管需要的信用监管模式,加强信息技术运用,统筹推进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技术融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治、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协同共治局面,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要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严格监管,构建科学高效、多部门联动响应的产品、服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结合企业信用和风险进行分级分类分层监管,优化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方式,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质量安全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为助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明确包容与审慎并重的监管定位,守住安全底线和法律底线,加快完善适用于新兴领域的质量监管制度规则,不断创新“沙盒监管”等柔性监管方式方法,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技术变革下质量提升策略与质量强国建设路径研究”(21ZDA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