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政策的百年探索与成就
2021年07月07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7日第2202期 作者:关信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100年的历史里通过一系列具体行动得以体现。其中包括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总体小康和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还包括了在各个时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并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政策而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国家发展更好地惠及全体民众。

  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政府的干预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健康和卫生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以及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专门群体的保护和服务政策等。从建党之初开始,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就一直是党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百年发展史中,党在各个时期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主要的发展目标而探索制定适合当时具体需要的社会政策,并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发展相关的社会政策理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确立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目标。为了实现政治目标,需要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而经济目标直接就是为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争取权利和福利。为此,当时党中央和党领导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中华全国总工会等组织代表劳工群众的利益,积极呼吁和推动劳动立法,聚焦劳工权利保护、妇女平等、建立社会保险等社会政策的议题,提出了相关立法大纲或草案等具体的政策方案。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社会政策实践既服从远大的革命目标,又脚踏实地地服务于劳工群众的利益,对当时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革命政权下的社会政策实践打下了基础。

  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边区政府配合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在其执政的区域内广泛制定和实施了各项社会政策。土地革命时期,党的社会政策延伸到了农民。中央苏区制定和实施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文件,相关社会政策包括改善工人生活,给农民分配土地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向无劳动能力农民提供救济,保障劳工的各项权利和制定社会保险的具体要求,以及推动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所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文件,其中包括多方面的社会政策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减租减息、难民灾民保障、推动生产互济等方面的行动,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了干部教育、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社会教育等在内的多方位教育体系。同时还进一步发展健康与卫生政策,建立了各方面的医疗卫生制度和组织体系,努力建立健全卫生防疫体系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新解放地区通过恢复生产和提供救济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在东北地区开始试行劳动保险制度。同时,西柏坡时期党中央也开始着手准备全国解放后的各项社会政策。

  在全国解放初期,面对许多城市和农村战后严重的经济困难,各地新建立的地方人民政权纷纷大力推动恢复生产,稳定民众基本生活。在城市中通过恢复生产减少失业,动员回乡和向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提供救济,由此建立了新中国的社会救济制度。在农村则主要是通过土地改革和促进农业生产以保障广大农民的生计。同时,为满足工人群众的基本需要并结合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政务院于1951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但生产力相对落后,尤其是生活物资生产和服务供给增长相对缓慢,基本生活物资和服务供给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依托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以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其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资料的定量低价供给制度保证所有家庭都能获得基本物资供应。二是城市中实行计划安置就业和稳定就业制度,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和集体劳动制度,从而保障每个劳动者的基本就业以及获得基本收入(城市)和参加农产品分配(农村)的权利。三是在城市中建立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负责的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基层公共教育和合作医疗制度,分别向城乡群众提供福利性的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城市中依托全民所有制企业而建立的劳动保险制度,向企业职工提供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以及福利性住房、托育等职工福利,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政府直接提供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分房等待遇和服务。五是在城市中建立了由政府负责的社会救济制度,并在农村建立了依托集体经济组织的五保供养制度,分别向城乡最困难的“三无人员”提供社会救济。概括起来看,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各种内外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通过精心制定和实施各种社会政策,依靠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各种民生保障制度的组合,较好地保障了全体民众的基本生活,较好地满足了民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并且使我国民众的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等人类发展指标高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民生保障没有带来经济活力和效率的快速提升,而后者是民富国强和从根本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基础。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历史性转变的进程。这一伟大的进程推动我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全面转型。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解体和城市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弱化,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政策体系。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开始了社会政策领域的改革,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总体上看,当时全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相对降低。早期改革释放出来的市场活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大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并且社会力量也在逐渐发展。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生保障制度缺口和福利水平相对降低带来的问题。但是,在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同时,人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足,普通民众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等手段而加以应对。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指导原则,在继续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党的十六大之后的十年里,党和政府大幅度加强和优化了社会政策。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政策体系,根据民众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完善了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保障、养老、儿童福利、残疾人事业等方面的政策,使我国的社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二是扩大了社会政策各方面的对象覆盖面,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原来只针对少数人的项目扩展到面向全民的制度全覆盖。三是提高了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尤其是通过弥补农村社会政策的短板大大缩小了社会政策的城乡差距。四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中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扶贫开发等社会政策方面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总额和占GDP的比例都大幅度提高,充分表现出党和政府在社会政策方面力度的加大。通过这十年的社会政策发展,我国民生保障总体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从总体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使广大民众得到实惠,尤其是对困难群众的帮助很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重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继续加强和优化各项社会政策。在这一时期,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又遭遇国际环境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经济发展遇到新的瓶颈和困难。这既向社会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形成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党和政府从多个方面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一是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社会政策要托底”等要求,重视社会政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完善社会政策的制度体系,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卫生与健康、教育、就业促进、住房保障,以及养老、儿童福利、残疾人事业等方面都有新的政策出台。三是大力推进社会政策多个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和对过去差异性制度的并轨,进一步提高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四是大规模开展了农村脱贫攻坚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五是按照“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继续提高总体福利水平,并更加注重优化民生建设结构,提出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要求。通过这些加强和优化社会政策的行动,较好地破解了民生难题,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和质量,并且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各个时期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社会政策,既惠及了广大民众,同时也促进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党和政府在政策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各项政策,使社会政策不断成熟,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为世界提供了社会政策发展的中国经验。

  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国一定能在下一个百年的社会政策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