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09月28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8日总第2501期 作者:陈曼倚 童翎

  医务社会工作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被专业人士和社会大众所认知。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创办了社会服务部,标志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开端,开创了亚洲医务社会工作的先河。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已逾百年,百年来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在曲折中发展,经历了专业调整带来的停招,也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医务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医务社工”)被称为医患真情的“摆渡人”。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卫生健康理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关注人患的“病”到关注患病的“人”。“健康”二字的含义不仅是疾病的治愈,更来自于心灵的安宁与社会的关爱。作为医患沟通的“链接师”,医务社工能够将医生专业术语“翻译”给患者的同时将患者的需求“传输”给医生。医务社工用暖心而专业的服务填补专业医疗服务与患者社会需求之间的缝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更全面的关怀,进而提升医疗效果。让患者开始看见更完整的个人,医务社会工作重新定义着生物医学。

  当前,医务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发展有哪些瓶颈待破?如何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中,是我国医疗界面临的问题。

  在诸多问题中,如何培养卫生健康系统需要、病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医务社工是最大的挑战。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由于课程设置中缺乏医学、心理学等医疗知识的相关内容,学生进入医疗卫生机构中难以胜任医务社会工作,无法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服务。对于高校和医疗机构而言,培养优秀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不断提高医务社工的能力和个人素养极为重要。医务社工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通识性社会工作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医疗基础知识,包括医疗体系、保障体系、患者康复机制等相关信息。除此以外,在提倡人文关怀的大背景下,医务社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和社会知识以适应情况复杂多变的医疗场域。

  针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笔者主张从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抓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社工+医学:医务社会工作的“根”。医务社工区别其他类型的社工,不仅是服务领域的转换,更多的是专业知识的重构。在医疗服务系统这个特殊的场域工作,面对着焦虑感日益剧增的病人及家属,依靠传统社工的知识体系显然无法满足案主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医学内容势在必行。哪些课程可以进入人才培养方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医务社工第一身份是社会工作者,医学知识可以作为医务社工的底色和基础。因此,开设“护理学基础”“医患沟通”“医院管理”“医学人文”“全科医学”等基础性、人文性较强的课程,可完善医务社工的专业性结构。

  社工+艺术:医务社会工作的“魂”。具备初步医学知识给医务社工增加了医学底色。如何化解服务对象的焦虑感,使其回归全人、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是医务社工的重要角色。“艺术治疗”中的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在舒缓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医务社工具备一些艺术素养,将有利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音乐艺术的节奏美能让人赏心悦目,摆脱疾病的困扰。临床证明,“音乐治疗”对精神类病人的康复效果明显。“叙事治疗”能根据不同的语境与服务对象在叙事与对话中产生共鸣,赢得信赖;地方性、民族性、历史性,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文化能触动服务对象的心灵,产生新的生活动力。人文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使得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生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之魂”。

  社工+心理学:医务社会工作的“神”。医务社工接触的所有案主,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障碍。及时排解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干预、化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危机,是医务社工的职责所在。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心理学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大多数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都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这对社工学子掌握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辩证分析病人的心理疾病具有参考价值。但还不够,还应开设“基础心理学”课程,让学生具备基础性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初涉心理学的实务。心理学有关知识的掌握将提升医务社会工作学生的“神”,让他们在从事临床社工中游刃有余。

  社工+医院课堂:医务社会工作的“本”。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操作性强。学校课堂上接受系统的理论教学无法代替实务能力的提升,获得服务案主的综合素质。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生最终的工作领域是医院,其成效如何需要医疗健康系统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裁定。因此,健全医校联合机制,整合高校和医院资源,建立“学校+医院”的双重训练模式是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较好选择。把课堂设在医院,在“医务社会工作课堂”里学生既可以接受理论课学习,还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增加学生的可感知性。同时建立与公益组织、社工机构之间的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从学术引领、项目支持、专业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丰富医务社会工作资源体系,不断提升医务社会工作行业影响力,助力医务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显得愈发重要。当前,符合医疗卫生系统需求、复合型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是制约医务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实践。“社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跨学科融合,在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中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经验与全球共享研究”(20&ZD1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与法学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