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理路
2023年11月24日 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4日第2780期 作者:沈黎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社区社会组织是多元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事实表明,社区社会组织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仍旧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实现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本文提出如下六大实践理路以供讨论。

  第一,党建引领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根基。社区社会组织的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肩负着极为重要的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的职责。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强化政治认同。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作用机制建构,能够形成正确的政治文化与政治信仰,带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工作中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政治认同的强化又有助于社区社会组织形成组织合力。政党和社区社会组织具有内嵌性和交互性,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的民众组织,承担着党沟通群众、联络群众和促进社会内部团结稳定的功能;而党来源于人民,一切依靠群众,将群众的诉求和利益以执政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得党的意志能贯彻到社区社会组织中去,而社区社会组织所代表的民众利益能融通于党的执政过程,实现了党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将社区社会组织的主体功能与党的执政目标相融合的局面。

  第二,人民导向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基石。基层社会治理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全方位满足人的真实需要,才能实现治理的成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述也呈现出社区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发展性层面和补救性层面。从发展性层面而言,社区社会组织既可以通过提供各类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民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通过搭建议事平台、组建志愿者队伍,引导社区居民就社区事务表达观点、参与讨论、投入行动,推动民众参事议事。从补救性层面而言,社区治理中面对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社区内的弱势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的不平衡与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充分。因此,社区社会组织既需要针对贫困家庭、独居老人、身心障碍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也应当拓展社区托育、社区养老、社区矛盾调解等公共服务。

  第三,专业能力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中所呈现问题的异质性与复杂性对社区社会组织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现阶段,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仍旧偏低,严重降低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从专业能力内涵来看,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人员专业技能、项目设计与管理能力、资金筹集能力、组织运营能力、社区规划能力等,这是社区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结合社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的需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学习培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培与外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发展出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的社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

  第四,组织规范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社区社会组织能否有效运行,其基本前提是组织建设是否规范。为此,社区社会组织要健全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其成为权责明确、运转有序、制衡有效、依法自治的法人主体。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以下三大机制。其一,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的法人治理机制;其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尤其是要有严格健全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内部民主决策制度;其三,重大活动报告、信息披露、用户反馈的公开制度。总之,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规范运作、透明运营、有效监督是提高组织自身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第五,制度环境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推动。毫无疑问,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培育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们要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其一,处理好党政引领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开展的治理实践,只有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和行动才能保证方向正确。但与此同时,社区社会组织不是基层政府的附属机构,是以社区民众为主体的居民自治组织,只有做到民众发起、民众参与、民众受益,才能真正形成社会参与的有生力量。因此,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政府部门着重做好方向引领、资源协调和专业指导等支持工作。其二,处理好发展数量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各地社区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都依循了先增长后规范的发展思路,这就使得后期会面临数量不少与质量不高的结构性失衡。因此,当下的发展思路应当由重量轻质转向数量和质量的协同发展,通过树立科学的目标导向,以高质量发展助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其三,处理好“一管就死”和“一放就乱”的关系。为了处理这一议题,需要将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从过度的行政管控转向积极的正向引导,即政府在登记方面依法简化登记手续,在监管方面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率,在治理方面推动组织透明公开。

  第六,数字赋能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未来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不仅扩展了社区的时空边界,更带来了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为重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鉴于此,社区社会组织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时要加强对数字技术的运用,通过数字赋能增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一是转变数字化时代的工作理念,深刻认识到数字信息技术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素养与数字能力,积极尝试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内容。二是依托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社区成员的高效参与。数字技术对基层社区治理的最大赋能是促进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建立全流程、多层面的数字化沟通交流机制,以大数据精准识别居民需求,用数字化方式促进居民联结。三是对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技术风险加以防范。如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安全议题、居民隐私数据保护问题、使用数字技术把复杂的实际情况转化成“简单数据流”而导致“数据失真”的问题等。

  综上所述,社区社会组织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出贡献,那就应当筑牢党建引领的政治根基、坚守人民导向的价值基石、提升服务能力的专业水准、推进规范有效的组织运营、营造有益推动的制度环境、看准数字赋能的未来趋势。通过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