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形而上学:中国哲学再解读
2020年05月15日 02: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5日第1926期 作者:徐凯旋 林存光

  时至今日,尽管中国有无哲学仍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但只要不是出于文化上的狭隘与智识上的偏见,我们就仍有充分理据认为中国有哲学,而且,中国哲学自有其不可磨灭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价值与文化生命。正如《境界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一种解读》(宁新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所揭示的,中国哲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解、体贴、涵养以及觉解去确立人的信仰(信念),它不是先去信仰了再去理解,而是相反,理性认知、道德修养、思想觉悟为中国人建立起独特的精神家园。
  
  中国哲学的“境界型”特征
  
  境界形而上学的概念最早由牟宗三先生提出,在辨析比较中西方哲学基本特质后,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哲学研究,他区分了以西方哲学为代表、重在研究“存在”的“实有形态的形而上学”和以中国道家为典型代表、重在“境界”修养的“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并在此基础上给境界形而上学下了一个定义,即“依观看或知见之路讲形上学”。该书作者则将儒家、佛教的哲学思想也纳入“境界形而上学”范畴内,凭借对中国哲学创新路径的理解,就整个中国哲学的主流进行了一种共通性层面的整合与概括。

  作者尝试将中国哲学归属于境界形而上学的范畴之内,并通过横向和纵向两种路径对这一解读视角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全书对中国哲学的“境界型”特征作了三个简洁概括:中国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学问,更关心人的生命存在;中国哲学的重点在工夫,而这工夫是对“道”的“了悟”与“实践”;基于本体论与人的存在是统一的立论,说明中国哲学属于境界形而上学。这三个有关哲学特征的概括,隐含着对境界形而上学理论立论基础、思维路径以及总体面貌的具体呈现。
  
  “了悟”产出“境界”结果
  
  在纵向上,作者通过对中国哲学宗派的划分和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列传式”阐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不同于学者以往将各家哲学的基本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和核心议题来加以阐述,该书别出心裁地将“了悟”作为论述各家的基本出发点,即通过着重强调儒释道三家哲学的重点方法均在切身地“体悟”这个世界,而这种体悟的归处尽管在内容和方向上各有差异,例如儒家践仁有为、道家清静无为、佛家了悟空有,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归处均关乎人的境界。同时,在关于每个哲学代表人物的学说论述中,皆是一语点中其主要观点,并将其与“境界”挂钩,依照这种模式梳理整个中国哲学的重要观点和思想脉络,用以佐证中国哲学以“了悟”所产出的“境界”结果,就是境界形而上学的具体内容。

  在横向上,作者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在将康德道德律令、张载“性与天道合一”以及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尝试以此说明境界形而上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即存在、个体生命与境界三位一体的完备状态。在作者看来,康德的学说在本体论上否定上帝的存在,是主体性的一大进步,同时其有关道德律令的主张属于一种至高境界,但是却有疏于工夫之嫌;而张载的学说通过“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的解说来说明性与天道是统一的,以此强调存在的主体性原则,但又认为其学说太过注重工夫并将工夫置于首要地位。该书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属于彻底意义上的境界形而上学范畴,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是关乎人的生命的存在,其时间也是关于人存在的时间,因此海德格尔的学说契合中国哲学的关注点与思维方式。
  
  存在、个体生命和境界三位一体
  
  “境界型”中国哲学具有三大理论特点,这三个特点正好对应境界形而上学是存在、个体生命和境界三位一体的观点。

  首先,“中国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这是中国哲学的真实写照,儒释道三家皆无例外。对这一特点的概括,正属于境界形而上学的“存在”解读,境界形而上学论中的“存在”,亦即中国哲学中关于“存在”的论述,指“本体”与个体生命相契合。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哲学在“存在”这个问题上走上两种不同的哲学路径,即“存在”是“主体性”的还是“客体性”的。显然,在境界形而上学视角中,中国哲学中的“存在”归属于“主体性”。而另一方面,“存在”在中西方哲学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中西方哲学的内容范畴中,均有关于道德以及真善美的追求,差别在于真善美以及道德等品质在这两种不同形态哲学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就西方哲学来说,它们是被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来追求的。换言之,它们是柏拉图理念论中作为真理性质的存在,即存在本身,因此符合所谓的“实体形态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也是其“有”的体现;质的差别在于,在中国哲学的理论范畴中,它们并非处于“存在”的核心地位,而仅仅是作为一种附属的“存有”来追求。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而处于不同的位置却会给人以极大的反差感。中国哲学中处于同一“核心地位”的是“对现实生命的关怀”。这便是境界形而上学学说中“存在”具象化后的实际面貌。

  中国哲学的第二个特征,是中国哲学重在工夫。所谓的“工夫”,实际上是以“了悟”去体认、以实践去检验“道”的过程。尽管儒释道三家所讲的“道”在具体内涵上并不相同,如“道”在儒家眼中是“仁”、是“诚”,在道家眼中是“自然”,而佛家则言“空”;但共通的是,这些概念都是超越性的存在,是至高性的存在。同样,这三大流派均主张个体生命去追求这种超越性存在。个体生命的不完美以及承认道的超越性在生命与存在之间造成了一种指向性的趋势,即从个体生命的不完善出发,以了悟和实践的方式来认知和践行“道”的精义,以此来安顿生命之缺憾。在生命与存在的两极之间,指向性的趋势是个体生命生存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朝圣”性倾向。因此,生命不断靠近具有超越性意义的存在甚至成为它,便成了一种关怀生命所必须去完成的任务。而这种任务的完成方法,便是以“了悟”与“实践”并重,不断地“了悟”存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种存在,亦即不断体悟“道”的内涵并践行它的方法。这也是境界形而上学中极力强调“工夫”是中国哲学主要方法的缘由。

  不完善的个体生命是在超越性的存在框架之内并应当服从它,通过了悟和实践的方式去体会这种存在,并不断完善个体生命以拉近生命与存在之间的距离,以证明人的生命与存在论之间的统一。借由这一结论,作者将儒释道三家哲学皆归结为境界形而上学有一定道理。而在境界形而上学的语境中,有关个体生命了悟和践行“道”的程度的面面观,则是一个个境界的区别。由此,该书将存在、个体生命以及境界阐述为一个三位一体的关系:“本体总是和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并通过人的境界呈现出来。”即存在与有现实生命的人,是这一过程的两个端点,而“了悟”与实践所体道和近道的程度则是一个个不同的境界,这些境界是“境界形而上学”理论呈现给人的直接面貌。这是“境界型”中国哲学的第三个特点。

  至此,作者便完成了对境界形而上学哲学理论的基本阐释,它以本体论、个体生命以及境界为基本元素,构成一种解析中国传统哲学的新视域。全书大胆地将儒家和佛教纳入境界形而上学的范畴之内,是对牟宗三先生学说的创新发展。

  若论缺憾和不足,该书论述核心仅仅是中国哲学是境界形而上学,并未对儒释道各家哲学“境界”的具体内涵进行细化区分和学理上的具体分析。个体生命对于存在觉解的不同,所形成的一个个“境界”,实际上是存在差异的。正如冯友兰先生将这种差异概括为四种不同层级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该书注重中西哲学比较,而忽略了中国哲学内部儒释道三家哲学的比较,这一缺陷使得其境界形而上学理论仅仅完善了前人的理论并达成一种总结性的成果。尽管这种完善很可贵,但对境界形而上学在具体内涵上的学理拓展稍显欠缺。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