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法律传统 锻铸中国范式
2020年09月16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6日总第2012期 作者:闫强乐

  百年以降,中国法律史学在西方法学理论与概念的遮蔽之下,出现了所谓“外国法律史就是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史反倒成了外国法律史”的局面。由是,学术界提出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学术关怀。回归传统,建构中国传统的法律学术,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成为新一代法律学人的使命。《清代宗族法研究》一书作者朱勇强调,现阶段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回归传统,对中国传统法学进行概括与总结,对中国传统法律学术进行重新定位;总结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规律,发掘中国传统法律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扎根中国现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该书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官员“爱民如子”的统治方式、经济生活中“同居共财”“亲族先买权”、思维层面“孝”观念的社会性这三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引论出中华民族独具风格的文化类型——宗法文化。作者认为宗法文化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它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种社会关系中,从总体上影响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的形成。

  开创法律人类学研究统绪

  通过分析宗法文化的制度特色,书中系统论述了宗族法的特色与维持社会稳定秩序的价值。用帝制中国传统的视角,分析清代宗族法的学理价值,建构宗族法的法理概念,进而肯定了宗族法“中国特色”的含义。正如作者所主张,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法律传统不全是简单的优劣、是非问题。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统一。其制定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法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正所谓“先进并不必然合适”。对于传统法律的评价,应该以传统的尺度评定,运用理解之同情的态度。

  全书不仅系统总结宗族法规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推动作用,还尝试开创国内学者法律人类学研究的统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人类学思潮对中国法律史研究产生了影响。以梁治平为代表的学者借鉴西方人类学概念、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再阐释,提出了“用文化阐释法律”的学术命题。美国人类学家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在分析乡村社会文化时,提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二元分析概念,以说明复杂社会文化中同时并存两种不同层次的传统:一是由为数很少,善于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大传统;二是由为数很大,但基本上不愿意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大传统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小传统则是自主萌发出来的;大传统代表国家,小传统代表乡村。

  国内学者受“大传统与小传统”影响,提出了中国古代“二元”甚至“多元”的法律体系框架。该书基于清代宗族法规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西欧庄园法、印度村社法、中国宗族法的异同,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格局框架中,建构出帝制中国“国家—宗族”二元法律体系,着重分析宗族法与国家法之间存在对立与统一的张力,为之后法律人类学研究、民间法研究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

  锻铸法史研究的中国范式

  作者力图超越中国法律史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避免西方法律概念的影响,尝试重新阐释中国法律的历史传统。在这样的学术关怀之下,其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均旨在不断锻铸法史研究的中国范式。如《“祖制”的法律解读》(《法学研究》2016年第4期)基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阐释了以先皇祖训为内容的“祖宗之法”的内容与价值,认为“祖宗之法”具备国家根本法的性质,与普通律令既有分工,又有衔接,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完整的法律体系——“祖制—律令”体系。《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基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古代官吏制约、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法律治理的政治传统与民族智慧——德法共治。不同于西方法律与宗教的共融,德法共治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与文化绵延,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论中国古代的“六事法体系”》(《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以古代官僚体制建构古代法律体系,基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模式,沿着“因事设官、依官制法”的社会管理发展脉络,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古代的“六事法体系”,展现了古代治国理政方式的“中国特色”。

  从宗族之法、祖宗之法到德法共治。总结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征,探源中国法律的历史传统,全书为锻铸法律史学研究的中国范式提供了有益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几代学者的艰辛努力,一定能成功锻铸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这既是该书的核心旨趣,也是中国法律史学人的时代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