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生活世界
2021年03月03日 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3日第2117期 作者:谢文郁

  自由问题是近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甚至可以说,不同的自由学说引导着不同的哲学体系和生存方式。当把自由问题和生活世界问题放在同一个思想视野中进行考察时,我们能够更确切地认识到这一点。

  处境性的自由是否可能

  通过分析近代政治哲学对自由问题的一步步追问,以及康德的自由概念,我们认识到,近代理性哲学给出的自由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形式性自由。在它里面,似乎除了普遍自由身份和私有财产外,人与人、人与生活世界之间都是相对峙的。这种形式主体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空洞身份,以及与他人冷冰冰的权利关系里,而不是真实地生活在世界之中。人的实际生存不能容忍这种抽象的存在形式。相反,他恰是在时间性里展开自己的自由存在或可能性存在,因而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筹划中,凭其自由打开自己与他人的现实存在,并在这种现实存在中将一种超越现实存在的可能性维度保持其中。也正因如此,人是生活在世界中的自由存在者。由于是在自由中开显世界,我们称这样的生活世界为普遍的伦理世界。

  但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造就一个现实的、普遍的自由伦理世界尽管是人的自由的应有之义,但它却超出人的能力之外。一方面,一个自由的伦理世界的建造,需要所有人自由而普遍的行动,否则就会是相互伤害的“丛林社会”。但问题是,既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都展开在可能性中,即使人能够根据普遍性选择行为,却如何保障其他人也如此行为呢?甚至,即使所有人都根据普遍性选择行为,又如何保障这些行为必然联合为一个既能保障个体自由,又能保障共同幸福的伦理共同体呢?因此,在康德看来,一个道德性绝对者的理念是必须存在的。另一方面,从个体来看,自由个体德性的完善和与之相匹配的幸福,都不是时间性自由所能够包含的——这一点如此正常,以致我们有时觉得德福相匹配几乎无法实现。

  这会引起一个严肃的问题,既然人的自由的现实性,或者说自由的实现需要依赖于绝对者,那么人的自由就不是完全的自由,我们的自由就是缺乏根基的。我们能否在绝对者中重新思考人的自由?或者能否在人的其他存在方式(比如“畏”“着急”等情绪)中重新思考人的自由问题?与这个问题相伴随,如果这是可能的,即我们能够在自己的生存中追问自由,那么自由就不再是抽象而普遍的形式性自由。相反,它是一种有着具体生存处境的自由,或者说是一种处境性自由。一种处境性的自由是否可能呢?这是《自由与处境——从理性分析到生存分析》一书追踪的核心问题。

  通过情绪分析自由

  从近代哲学和近代社会的发展看,这个问题如此重要,以致如果缺乏对此的深入思考和解决,现代社会就面临深刻的个体道德的善与共同生活至善之间的分裂——思想家将此称为“虚无主义”困境。但是,这个问题又非常难回答,康德启蒙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拿掉信仰,但现在又要在生存关系中重新思考人的自由问题,这就变得异常棘手。对这个问题的追索是面对现代困境的迫切要求,这种追问意图为现代困境提供出路。

  这几个问题以及对之的回答,是我们阅读并深入理解该书的关键。全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可以视为对这些问题形成的思想史追踪,这种追踪方式给了我们一套审视现代性或现代社会的视角。第三章和第四章则在建构和勾连中直接切入对问题的回答。第三章给出一种如何与绝对者建立关系的分析框架,这便是作者界定的情感分析;其中,“着急”(Angest)是最重要的分析对象。传统上,自由概念的给出,大都是通过概念或观念的追踪,或者通过对意志现象的分析,很难想象还可以通过一种对情绪的分析给出自由概念。这一点对中国哲学的启发意义非常大,它会提供一个警示,让我们深入体会并反思中国思想家一直重视的“敬”“诚”等情感。在中国传统中,这些情感能够让人们与“天”或“天命”建立关系,但其中的各个环节却缺少连贯性的分析,而更多的是体悟或体验意义。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作者所呈现的齐克果式的分析与中国传统有着内在的亲和性,这是需要中国学者注意的。

  爱是建构共同体的关键

  如果说对“着急”等情感的分析,让人能够进入生活无限可能性的自由,或者让人在自己的情绪中通达;那么,对“爱”这种情感的分析则给出了一套建构并不时被解构的伦理生活世界。我们已经提到,理性哲学给出的是无生活世界的理性构造,因而个体与共同的生活世界存在断裂,通过齐克果式的“爱”的分析,则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把人与人、人与共同体的生活共同揭示出来。这提醒我们,即使在现代社会中,爱依然是建构共同伦理世界的关键,否则就会面临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断裂,而无论哪一种,都不能说现代世界能够完成自身的建构。

  也正因为对“爱”的这种分析,每个人的生存处境被“带”了出来。爱,只能是具体处境下对具体人的爱,但因着这种爱有了信的维度,有了来源的维度,人与人的具体处境关系就突破了抽象的权利式关系,进而在爱中进入彼此共同的处境。从这里出发,自由便获得了新的领会和理解维度。即自由不再是空洞的人与人之间的抽象关系,而是在现实的生存处境中有来源性地共同把行为展示在一个生活世界中。这种对自由和爱的理解,突破了理性哲学时代自由理论的无世界性、无处境性,让生存重新在自我与生活世界的张力和彼此沟通中联结起来。

  该书展示的这种生存境遇与传统儒家很相似。在各种情感性的关联中,人才能够打破自我的固守,打破传统价值给予的种种封闭的意识形态,从而让人能够在情感中(敬)面对天命,在情感中(诚)面对彼此,因而彼此才能展示出一种不同于既定规范的那个本真的模样。殊途同归,如果中国传统的经典文本能够得到更深入的逻辑分析,它又何尝不能作为克服现代社会种种状况的文明资源呢?就此而言,该书的研究既为我们看待西方世界的问题提供一个审视的契机,或许也能够为我们审视自家文本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来源。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