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中的“秘密花园”
2021年10月13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3日总第2264期 作者:丁琪

  作家陈曦是资深京剧票友,且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历。他把这种深厚的艺术积淀和独特生活经历,融汇于长篇小说新作《男旦》(新蕾出版社2021年4月版)中,力求实现艺术与生命体验的完美结合。文学创作讲究好的题材,找到最佳创作者,才有可能成为经典流传于世。好的作家往往也需要经历多次尝试,才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素材。从这个角度看,《男旦》的出版是一场因缘际会,标志着作家经历长期摸索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秘密花园”。在作品中,他调动所有个体经验记忆,演绎传统京剧艺术与当代个体生命的交相辉映,诠释生命、艺术、信仰和选择的恒久纠缠,以文字形式完成一支生命之舞。

  京剧命运与个体成长遥相呼应

  《男旦》立意紧扣时代热点话题,叙事视角巧妙。作家以少年苏子轩进入戏校学习男旦的经历遭遇,从儿童成长视角复现了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的技艺和精髓,以此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阔达境界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先验的“国粹”印象:它是与舞台效果密不可分的优美唱腔、华丽戏服或是璀璨摇曳的珠翠。然而,从苏子轩成长视角来看,国粹却是另一幅真容:它是在太阳底下苦练毯子功以致晕厥的日常情景,它是因为饰演男旦而被排挤找不到搭档的尴尬无助,它是跟着食堂师傅夜练太极的钻研琢磨,它是为买一双心仪彩鞋而逾矩的虐心记忆,它是像外公、李叔、余卿老师一样不可能享受舞台光芒,却视戏如命的执着追求。没错,个中的日常、朴素、挫折、磨砺、不计得失、初心不改,才是京剧艺术长存不灭的内在灵魂。台上的雍容华美与台下的血泪磨砺构成强烈戏剧反差,京剧艺术的历史命运与个体成长的挫折困顿遥相呼应。苏子轩、高峰、筱煜等人对京剧的痴迷,真切体现了传统文化给予当代青少年的宝贵生命滋养。

  从儿童文学视角来看,作品富有思想感染力和价值观正向引导功能;从表达人生况味和哲理感悟来看,它超越了特定年龄群体和戏曲表现对象,给成年人以及所有传统文化艺术爱好者以身心鼓舞和思想启迪。面对几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和光辉璀璨的戏曲艺术瑰宝,我们哪一个不是弱小卑微而又坚如城堡的少年?没有人生路上的艰辛磨砺和奉献付出,何谈来过人间?作者把儿童成长与传统文化精神紧紧牵系在一起,使作品在具备儿童文学真善美等精神价值指向之外,表现出可贵的思想多义性、情感包容性和艺术厚重感,推动文本实现从普通成长叙事向综合性哲理叙事的华丽转身。

  在现实中彰显强韧生命力

  京剧艺术是打开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是深入咀嚼文本要义和走进人物心理世界的叙事核心要素。从此前发表的《醉扶风》《夜深沉》等作品来看,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载体,持续受到作家关注。这一次,作家调动此前多年艺术积累和情感积蓄,以长篇形式集中对京剧艺术做了系统性自觉书写。京剧流派、代表人物以及演唱风格在书中均有历史谱系性呈现。借助苏子轩学习男旦过程,作家对扮相、身段、台词、唱腔、技法、功夫等进行专业性审美展现,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均进行生动鲜活的示范。整体文化氛围营造和细节化场景呈现相结合,共同造就了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

  当然,仅仅给文本贴上京剧艺术的标签是不够的,还要看它对京剧艺术的独特理解与表达,以及它多大程度上牵动理论和现实的能量。作品对京剧艺术的审美并非静态式的,而是带着人间烟火气息渗透在个体生命成长之中,在一次次与现实的撞击龃龉中,彰显其强韧生命力。苏子轩参加商演的行为违背校规,然而这又成为艺术价值实现的契机;苏子轩离开戏校选择拍戏剧电影,是艺术走向商业化歧途,还是为艺术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在狭仄卑微的现实处境中,我们如何安放传统文化的荣光?是封闭还是开放,是保持纯粹还是任其生命触角在现实延伸?这些裹挟着时代困惑和思考的问题,被京剧艺术书写连根拔起,同时牵动了复杂的人性、现代性、人生选择等多重话题。由此可见,戏曲犹如走进秘密花园的地图,循着它的标记,读者能够看到自己向往的风景,触及人们渴望的精神栖息地。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保持着足够的克制,既没有使用复杂的叙事技巧,也没有炫酷夸张的修辞,语言风格洁净自然。这不禁使人想到文学史上沈从文、汪曾祺等现代文学作家创作的《边城》《长河》《受戒》等散文化小说。正如清诗人张问陶所言:“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没有经过创作的千锤百炼,很难抵达自然笃定的艺术境界。在具体创作细节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书中难以遏制的“文学性”释放,作家不时以华丽语言表现京剧艺术的惊艳,抑或动用多种修辞描摹京剧唱腔起承转合之妙,或者共情地抒发苏子轩内心的敏感、幸运与孤独。文学的细腻、匠心与语言弹性蕴藏在这些细节里,读来给人无穷回味和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