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中国情景”城市群
2022年04月27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7日总第2396期 作者:倪鹏飞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对外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承担着率先建设现代化城市群与都市圈的重要使命。在国家层面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作为长三角核心腹地的江苏,所辖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及沿海发展带等共同构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核心区。为此,江苏主动实施统筹沿江地区协同发展的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探索城市群、都市圈引领区域能级发展的新路径,确立把沿江地区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带、引领带的目标。

  作为前沿型的智库成果,《扬子江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战略研究》(李程骅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基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中,以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谋划与推进行动为主脉,系统论证了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现代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实现我国区域发展能级提升的内在逻辑和必然选择。该书从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要求出发,建立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生动翔实的策论内容,表明高起点一体化规划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培育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核的重要举措。

  现代城市群决不是行政区域的简单“画圈”,也不是一群城市地理空间的简单连接,而是通过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集群、空间载体与有机网络,形成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创新高地。从这个角度看,该书以江苏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生动实践,绘出“中国情景”现代化城市群的美好场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丰厚内涵。

  首先,深化了对区域性现代化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新形态研究。作者依据当代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能再造的新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入手,对长三角空间大格局中扬子江城市群的整体构建策略、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生产”的范式转变,以及对“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空间重塑等进行梳理论证,验证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和一体化发展,是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路径与战略选择,体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导向,为未来区域性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其次,聚焦重点功能区布局优化,验证了在超级城市群宏大战略推进中,以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可行性。扬子江城市群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是江苏进入世界城市体系的国际门户和标志性区域。江苏自“十三五”实施以扬子江城市群主导的“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 在“一带一路”建设、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大布局中进行区域发展能级的提升,更大力度融合江南江北、联动沿江沿海、统筹陆地海洋,体现了功能区战略的新定位、新突破,顺应了梯次构建城市群体系的规律,促进了自身向人才高地、知识高地、技术高地、产业高地和制度创新高地、优质制度供给高地的目标迈进。从这个维度来看,该书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凝结,更是咨政成果的集成。其中有关区域创新高地建设的案例剖析与经验梳理,对现代城市群培育高质量增长极与创新集群有着直接的价值引领作用。

  再者,通过扬子江城市群这个样本,表明“中国情景”城市群即中国特色城市群,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愈加重要的地位。现代城市群建设既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挖掘区域发展潜能的重要抓手。全书为“中国情景”的现代化城市群勾勒出美好图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空间形态,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的创新集群高地,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高水平链接世界的平台和枢纽,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绿色低碳的幸福家园。扬子江城市群走出的创新引领、协力共进、高度开放、共富共享、绿色低碳、充满韧性的现代城市群的路径,生动印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