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分离焦虑的哲学慰藉
——过一种经典生活,而不是精致生活
2022年07月13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3日第2447期 作者:隋洪波

  在古代,哲学不仅是纯粹的理性思辨,而且蕴含着治疗世道人心的功能。古希腊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然与快乐》、古罗马普鲁塔克的《哲思与信仰》,就疗愈了那个时代艰苦的芸芸众生。今天,如何在资本的强制下克服在身性的焦虑情绪,恢复做人的自由与尊严?杨洪兴《经典生活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一书聚焦这个无法回避的当代课题,通过与古今哲人、个体心灵及其时代精神的深入对话,尝试构建“经典生活论”哲学体系,以此证明“中国人的世界观”何以可能慰藉整个时代普遍性的分离焦虑。

  经典生活解除“偶然无序的无限压迫”

  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典型征候。作者并不否认焦虑的心理学属性,但更强调从世界观和人生观层面认识焦虑的本体奥秘,探讨焦虑现象产生的根源、表现与症结。焦虑的根源在于人与特定环境相分离,并且开始面对世界上的一切不确定性。这一情形的源头可以追溯至“猿从树上来到地面”,以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的人类早期时刻。人的本能优势丧失,人走向与万物分离的无限征程,人类第一次遭遇了与万物分离的痛苦。因此,“偶然无序的无限压迫”这一在思维层面的无序感始终折磨着现实的人。

  在资本文明时代,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人逐渐异化为单纯的生产工具与消费主体,而对于创造性、自由与尊严的追求面临着制度性的挑战,最终陷入对终极信仰失落的焦虑之中,人类没有了对自己尊敬的理由。由此,寻求分离状态下的再次统一,成为“经典生活论”这一成人之道的根本要旨。作者的解决思路是在共建哲学的指引下,摆脱人对外的依赖,超越人类一切不幸的本体论根源,以此重新解读人的存在奥秘。共建论认为,形成共同面对人与万物分离的关系,就克服了“偶然无序的无限压迫”;为了表征共同面对的关系,就必须再造万物的生命,不断传承和创新经典,形成在经典面前人人共同喜悦的经典生活。经典生活中的人因创造了世界而拥有了存在的依据,人不再是需求者,而是世界的创造者。

  人不是确定的、预先的存在物,正因为本性残缺才导致人与万物的分离,形成“偶然无序的无限压迫”的产生,人为了消除分离的压迫反而创造了世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形式——世界的创造者。人作为世界的创造者,有了充足的价值意义、自由与尊贵。同理,任何人的经典生活都解除了对任何人的“偶然无序的无限压迫”,人人之间有了共同性,有了相互敬重的充分理由。

  精致生活制造各种分离

  人创造世界,克服了万物分离,再造了万物的生命。人不是需求者,而是世界的创造者,人在创造世界中形成了自己,人就是世界本身,这样,个人就不再渺小,且个人就是他人,个人就是人类本身,同时达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人因此而伟大、喜悦,人类完成了自身的解放。虽然达成“经典生活论”的共识及其实践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过书中提供的与古今哲人对话,与个体心灵对话,与时代精神对话的哲学视野与思路,对于彰显人的关系性存在和人的世界性存在本性,对于克服万物分离、环境共建、善待万物,达成人对人的本真认知,是一次可贵的思想试验。

  与古今哲人对话。“经典生活论”最重要的理论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劳动创造人及人类社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等思想。在作者看来,所谓“经典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典型的追求,它升华了日常中分离的万物,在思维中感知人物共存的世界。与“经典生活”观相对照的是一种追求如何满足需求的“精致生活”观,它制造各种分离,寻找最优,满足各种需求,即通过生产与消费,追求与创造精致的生活环境。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一句名言,“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在世之中的无产阶级应当过一种“经典生活”而不是“精致生活”。此外,作者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加以吸收融合。例如,在第四章“经典与个人”中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解释:真正的圣人不是让它(稻草)成为自我满足或满足他人的需求者,而是使它的生命获得创造世界的神圣性,昭示天下的存在,成为影响世界运转不可或缺的生命。

  从资本主导的生活方式中警醒

  与个人心灵对话。“经典生活论”是对人存在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哲学叩问与心灵反思。我们如何从“经典生活论”的视野出发,面对日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认为,人的一切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不单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而是通过创造经典的行为使之世界化,因为任何行为一旦将经典环境化,就成为经典,表达的是关系,存在的是世界。“经典生活论”还回答了如何善待眼前的万事万物的问题。作者提出,用表征的手法使它们由混乱变成有序,形成生机勃勃的个性世界,这样人类的智慧就会不断发展,人就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尊严。

  与时代精神对话。“经典生活”是对人的创造性的赞美与希望。摆脱人的本性残缺和对“偶然无序的无限压迫”的焦虑,形成人的自由和尊严,是作者的根本意图。由此,该书对当今盛行的“科学万能论”、金融垄断资本统治、现代社会的消费时尚等问题展开了系统批评。如在自动化的世界里,人们为满足需求成为个人欲望的俘虏;又如在古代衰老是历史的留痕,是内涵的丰富,是敬仰,是特有世界的存在。而在今天消费的时代,衰老意味能力的衰退,是在某个节点的戛然退场。再如,整个世界都是堆积的商品,一切都是等待消费的物品,没有了表征世界存在的经典之物,存留的都是精致的物品,流动的只有利润的商品。这些针对时代问题的哲学批判,令我们从资本主导的生活方式中警醒,追随作者的思路主动探求一种“经典生活”的可能路径。

  该书是作者30余年艰苦思考的结晶,书中处处闪耀着灵动的哲学体悟和热切的济世精神。浅薄如我的解读不仅挂一漏万,而且偏颇误解也不一而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两年能与作者频繁接触交往,让我日益觉得思想切磋的珍贵。因此,面对日常生活里偶尔遭遇的困境与焦虑,在怀有解放意识的头脑与坚韧生命力的示范下,我相信总会克服在世之中的分离焦虑,走向与自然、与他人共建的创造人生……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