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代学人画像
2022年09月21日 09: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1日总第2496期 作者:桫椤

  《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舒晋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6月版)一书中的学者和作家有多位已经故去,健在的也几成“文坛耆宿”,古稀老人在其中就算年轻人了,因此这部书就成了“抢救性发掘”的实录。通过作者的努力,不仅为世人保存下这些学者和作家的生平资料,更透过这些灵活生动又不乏学理深度的文章,使读者感受到他们堪为世范的襟怀与风骨。

  书中主人公均曾为中国当代文化史和文学史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三原则,主持了方案中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文学理论家钱谷融,1957年以一篇《论“文学是人学”》掘开人道主义文学观影响中国的先河;翻译家许渊冲,是唯一能在中国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翻译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吴小如,参与注释和定稿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数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大学中文系指定的教材或参考书;俄语文学翻译家草婴,花了20年时间将列夫·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译成中文;红学家冯其庸,一部《曹雪芹家世新考》纠正前人关于曹雪芹家族的诸多谬误,其主持校订的《红楼梦》被认为可以做诸多版本中的定本;军旅作家彭荆风创作的纪实文学《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还原历史真相,《滇缅铁路祭》则填补了铁路史的空白……不仅如此,他们的个人成长、问学和课学的经历与时代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本身就是珍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通过记录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与历史和现实博弈的筚路蓝缕及高光时刻,探寻学问生命——亦即中华学术生生不息的内生源泉,以此为学人们建立精神塑像,是作者写作时的主题追求。作者采访每一位学人,需要同时面对三重信息,一是他们在学术和创作上的丰硕成果,一是曲折而复杂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另外一重则是横亘在他们学术生命不同阶段里的时代现实。对于他们中的多数人而言,心无旁骛、专心治学是一种生活常态,甚至不乏以学问为生命的人,但他们酸甜苦辣的切身感受又与历史和时代大势须臾不离。

  在写作时,作者将人物及其学术成就放置在历史中,把心境和情怀置于时代生活背景下,用丰盈的素材和鲜活的细节,勾勒人物在历史理性中孜孜追求学术理想的心路历程,使读者在他们的精神澡沐中获得启迪和教益。他们不惧历史和现实的严峻,始终恪守着做人和做学问的良心,这便是风骨最好的体现。例如《彭荆风:“驿路梨花”今何在?》一篇,从人物的家世、成长和进入文坛的过程入笔,细数他主动离开军区到边防部队去体验生活、搜集素材,以及在创作《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解放大西南》等作品时,为获取第一手资料艰辛踏访滇西南的经过。

  作者用饱蘸浓情的笔墨测量人物的精神标高和对待生活的真挚情怀,笔法却是叙事性的。在历史和时代的屋檐下,他们的命运本身就是一部部伟大的传奇。作者写吴小如,一方面抓住其学术生涯中所表现出的当代文人刚正不阿的风骨和节操,以及作为“学术警察”的严谨、严厉和“最受欢迎的北大讲师”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他的个人生活情趣,例如对诗词和京剧的酷爱。而“像小草,更像战士”的形象则十分契合草婴的经历,抗战中奔波避难的少年受到鲁迅作品的影响走上翻译道路,到进入党的地下组织与苏联塔斯社合作创办的时代社担任翻译,再到钟情于托尔斯泰的作品翻译,个中曲折之外,凸显了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对学术生涯和日常生活的记述,不仅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学人们或直爽率真、或细腻绵柔的性情,以及足以感染读者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学术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和饱满。

  在每篇正文前的采访手记中,作者记下访问每位学人的经过、场景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作者主动、用心的投入和努力,使得学人们的襟怀与风骨跃然纸上,成为中华学术精神普及和传承的重要文献资源。

  (作者单位:河北省作协)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