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态的眼光观察《老子》
2022年11月09日 10: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9日总第2526期 作者:柳悦 曹峰

      中国早期文献,尤其先秦时期的文献,文本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思想内部充满矛盾,是先秦文献普遍的特征,如果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无法顺利展开后面的研究。这些矛盾有可能是文本自身混乱引发的,也有可能是后人误解导致的。不管怎样,从事先秦思想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充分了解研究对象的文献性质,对于材料的真伪、变化、年代、作者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基本判断。

  《老子》就是一部在文本上存在诸多问题的著作。虽然其出土文献最多,有郭店楚简本、马王堆甲乙本以及北大汉简本四个古本,但古本的多次出现,在使《老子》的部分问题得到解答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疑点。例如,《老子》五千言究竟何时成书?是不是春秋晚期一个名李耳字老聃的人,在归隐途中,被关令尹喜强留下来之后一口气写出来的?随葬于战国中期的郭店楚简本究竟是一个全本的摘抄,还是尚在形成途中的文本?这些关键问题依然没有最终结论。这正是《老子》的魅力所在。

  材料十倍于观点

  池田知久是世界著名汉学家,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其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周易以及出土文献,在《老子》《庄子》《淮南子》《易传》、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等领域均有专著。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书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问道:〈老子〉思想细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在我看来,池田先生用功最深、影响最大的还是其《老子》研究。《郭店楚简〈老子〉新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版),虽然以郭店楚简《老子》研究为焦点,但汇集了他长年关于老子思考的结晶。

  日本有研究《老子》的悠久传统,如武内义雄的《老子原始》、木村英一的《老子的新研究》、岛邦男的《老子校正》、金谷治的《老子:无知无欲的劝说》、楠山春树的《老子传说的研究》等,小野泽精一的《韩非子》也包含对《老子》的精到研究。池田的研究建立在日本《老子》研究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这一传统的重要特征就是文献批判与高等批判,这是日本学者追溯近现代学风和特征时常常用到的两个词。“批判”表示严谨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有时不轻信古人古书,有时又对古人古书有着超乎寻常的同情了解和深入体贴。当然,一切观点的得出都必须经过严苛的材料审查和思想分析,可以说这是一种中西和古今兼用的方法。武内义雄被认为是文献批判的高手,其《老子》研究特别注重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擅长对语言表达、观念类型的分析,强调对成书年代不同层次的辨别。而津田左右吉则擅长高等批判,即运用思想演变的线索,对古代文献所记载的故事、观念、见解等做出分析,通过考察彼此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照、比较其他文献,确定研究对象的思想地位和意义。日本学界认为在古典研究中两者缺一不可,而前者更是基础。池田自觉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例如《问道》一书就以“《老子》的哲学”“《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的养生思想”“《老子》的自然思想”的框架去概括老子思想,但在具体分析上不同于同类著作。材料十倍于观点,使得每一个结论都有丰厚的材料支撑。对文本的细密考察到了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可以说他把学术研究的匠人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呼应时代发展脉络

  在《老子》成书问题上,作者认为《老子》五千言并非春秋晚期一人一时一口气完成的。这种观点在古史辨派风行时达到极致,例如钱穆、冯友兰等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近年来更多学者相信《老子》的春秋晚期成书说。作者在结论上和古史辨派一致,认为《老子》的最终成书要晚至汉初,郭店《老子》的发现为其论证提供了全新资料。

  通过细密的文本分析,作者告诉我们,《老子》并非不可拆分,相反,这是一个内部充满张力的文本,因此只能用文本的动态形成才能解释这一现象。也就是说,《老子》中即便存在早期的思想痕迹,其大部分思想仍然是在战国中期到晚期的时代大变局中形成的,因此《老子》不可能是一时一地一人之作,各章及各章之间不可能前后一贯、明白无误。正因为《老子》是动态形成的,所以有矛盾出现也就能够得到合理解释。

  在此,我想侧重谈谈作者的研究方法,这是该书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在书中找一个最能代表作者研究风格的章节,首选第六编《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各章的上中下段——从〈老子〉文本形成史的角度出发》。81章《老子》是后起文本,早先的《老子》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章节,马叙伦先生就曾把今本《老子》分成百余个段落,打乱之后重新考察《老子》的内在脉络。作者把郭店《老子》可以和今本对应的章节细分成上段、中段、下段,然后区别出“缺乏上段之各章”“缺乏中段之各章”“缺乏下段之各章”,再和马王堆甲乙本、王弼本作一一对应。他的分析有一套固定格式,即首先考察这些段落的文本特征,如是否有标识章节的符号。由于这些符号为古人所加,因此是否设置、在哪里设置,在作者看来有着重要价值,之后进行文句的详细对照和思想的条分缕析。经过作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后世的《老子》文本,上段和中段之间,只不过是用“天地”一个共通的词汇才好不容易联系起来,而下段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所以,郭店甲本第五章出现只具中段,而缺乏上段、下段的形态是正常的,或许这才是《老子》本来的面貌。从郭店甲本到马王堆甲乙本成书为止的过程中,很可能上段与下段的文章被新写出来,或从什么地方找出来插到了中段前后。总之《老子》思想的复杂性、文本的不确定性,恰好证明《老子》有过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好和时代发展的脉络呼应。

  以一种自讨苦吃的方式写作

  作者对郭店《老子》上中下段做了全面梳理,得出结论:郭店《老子》的时代,《老子》尚未完全成书。

  不仅第六编,我们在书中随时能看到这样的手法,即先把《老子》彻底拆分,同一章不同段落,在作者看来很可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然后再依据材料的重新排列组合,通过与其他文献的比对,用历史演进和思想变迁的线索为研究对象寻找合理位置,从而证明《老子》是历史形成的产物,因为里面藏有无数蕴含历史信息的资料。

  作者以一种自讨苦吃的方式写作。例如,他按照竹简的序号逐条加以解读,而不是按照段落做出解释。他还不厌其烦地将所有的古文字及其通假字、异体字标识出来。但仔细阅读,又会发现其论证过程简单清晰,作者以一种近乎死板的方式,一方面,竭力保留出土文献的原始面貌,无比尊重文本自身透露的信息;另一方面,把整个论证过程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这样既让自己容易发现可能的漏洞,也可以最坦白的态度接受读者的挑剔。

  在我看来,作者的学风既承袭了乾嘉学派,也受到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强调研究过程中绝对的冷静和细致,不让自己的偏见、别人的观点引领干扰研究的过程。对于这种研究方法,作者也有交代,“立足于这样一个学术态度,即不以老子及《老子》已有的既存的知识(亦即固有观念)为依据作外在的说明,而是尽可能把一切既存的知识当作一张白纸,弃之不用,从内在的角度,紧密结合每个地方的文章表达方式及思想内容加以探讨”。这种自讨苦吃的做法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辛苦,需要有一颗冷静的头脑、最大程度地阅读原始文献、充分了解别人的见解、反复辨析各种推论的可能性,然后从中找出相对稳妥、文献依据最为充实的观点作为结论。不能说这种学术态度和研究方法产生的结论,就颠扑不破了,将来随着材料的增加,其结论需要修改甚至推翻,都是可能的。但不得不佩服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该书让我们感慨,学术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