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202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由作家出版社部署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工程。由此联想到湘籍作家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不禁感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周立波传统”与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创作有了对接和赓续。总结周立波等老一辈作家描写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在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变化、变迁和变革的创作传统和写作经验,可以为新时代中国作家书写现实题材、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益借鉴和参照,进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虽然《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长篇小说,至今仍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但对周立波的研究仍相当薄弱。先后有黄秋耘、茅盾、周扬、王西彦、唐弢、陈涌、朱寨、蔡天心、林蓝、弘弢等人撰写了各种评价文章,也先后召开过多场专题学术会议,如1986年的“周立波学术讨论会”、2006年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暨周立波文学创作与当代中国乡土小说学术研讨会”、2012年的“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2018年的“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座谈会”、2021年的“‘周立波与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学术研讨会暨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等。出版了《周立波研究资料》《战士 作家 学者——首次周立波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永远的周立波 不了的乡土情》《百年周立波》等,甚至在2022年1月,益阳市委、市政府与中南大学还联合成立了“周立波研究院”。但不得不承认,各类刊物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依然屈指可数,长期坚守周立波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由佘丹清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转换与坚守:周立波文学创作研究》,于周立波研究有了方法示范和路径开掘。
田野调查基础上的精准研判。该书作者善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颇具乃师陈子善教授之风。为了研究周立波的文学创作,他历时数年,辗转于湖南益阳、上海、延安、东北等周立波出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于各地图书馆、纪念馆、学校、公园和“亭子间”,精心搜集、整理、考证、校勘相关图书版本封面、学院课表、公园壁刻、连环画等,其用时之长、用力之勤、用心之专,值得后学钦佩、学习。
譬如,为了准确把握《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这两部小说不同时代的接受情状和评价变化,作者精心设置问卷,进行了系列调查,调查人数上百,他们年龄不一、职业各异、文化水平不同,尤其是连续四年(2015—2018)跟踪调查了某大学中文专业新生和毕业生50人,进而得出结论:一部作品的阅读效应与其时代有很大关系;周立波作品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周立波等人创作的在读者眼里渐行渐远的作品,再审读,亦只能成为今天文学评价与创作的参考。
通观全书,田野调查和考察所得到的丰富材料,成为书中为什么要研究周立波、周立波如何从亭子间作家转换为左翼作家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战时文艺民族形式争论周立波为何保持沉默、在中国乡土小说链上周立波具有怎样的史学地位,以及周立波作品在不同时段产生了怎样的接受差异等一系列论题的文献支撑和理论依据。
文本细读范式里的深入阐释。欲品经典之美,不能离开对于文本的细读。作者既然从转换与坚守两个维度阐释周立波的文学创作,势必就得对周立波的代表作予以深度剖析,进而展开充分阅读。事实上,在第二、第三、第四章中的不少篇幅里,作者或插入诸多仿宋字体标示小说原作引文,或列出版本修改前后小说字、词发生变化的对照表格,如海德格尔所云“徜徉在语言之途”,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对作品的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了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譬如,通过小说就亭面糊、王菊生、陈先晋、秋丝瓜4家生活图景描写文字的引用,联系周立波出生地中国南方山区的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在细腻的阅读、审美的探究、内容的阐释和结构的把握中,对《山乡巨变》文本所包孕的“原生态:还原生活的真面目”信息进行了多元解读,从而深入阐释了作家正是以这种独有的方式,完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民族形式的探索”这一重要观点。
作者的周立波研究致力于叶圣陶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充分阅读”中对周立波小说文本所包蕴的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民间文化资讯、政治文化信息,尝试进行彻底的发掘和客观、科学的把握。由此可见,即使面对《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这种已为学界“深度阐释”乃至“过度阐释”的小说文本,有效可行的细读之法,依然能够拓宽学术研究的空间和科学探索的领地。
比较视域下的独特定位。马克思曾经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由此可知,比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认识社会、探究历史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凡与乡土文学创作相关的作家,作者均尝试把周立波和他们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或异中求同,或同中找异。爬梳全书可以发现,作者让周立波与福克纳、沈从文等作家在世界乡土文学的语境中对话,把周立波和赵树理、柳青等作家置于“中国乡土文学”的背景下分析,将周立波和周扬、丁玲、何其芳、胡风等作家在“左翼作家”的视域里阐释。有力而又恰到好处地凸显了周立波及其文学作品的个性特点、独特品质、创新高度以及短板和不足,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周立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文献资料,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家的选择和担当,提供了一位人生坎坷而心志坚韧的名人的人生经验。在当代作家群中,他是一位具有“三农”观念且独树一帜的作家。
历史已经证明:比较方法在人类各个认识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运用。正是通过比较,该书突破了封闭狭小的周立波及其文学创作研究这一个案研究模式的藩篱和局限,获得了认识周立波、阐释周立波、研究周立波的新角度、新视野、新思路,对周立波及其文学创作的个性特征进行“历史概括”,从而将论说的主体对象及其文学创作所具有的独特思想动态和鲜明创作风格,直观地凸显出来。
当然,该书也存有一些瑕疵,如论说周立波的笔墨集中于《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其他文学作品涉及不多;附录一“创作与生平年表简编”之“1930年”条目中“国产有声电影《定军山》问世”一语有误。该年度问世的国产有声电影应为《歌女红牡丹》,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戏曲电影《定军山》问世于1905年,现在一般认为它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并且是无声电影。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