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心于身的跨学科对话
从自我碎片化到自我全面统一
2023年02月08日 1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8日总第2585期  作者:郁锋

  过去 40 年,心理学、认知科学与心灵哲学越来越关注身体,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业已成为以上领域最具活力和生产力的研究课题。然而,作为与传统认知科学的表征——计算纲领强有力竞争的工作假说,学者们对“具身性”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仍莫衷一是。在国内外学界的激辩与争鸣中,《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陈巍等著,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以一种怀疑论眼光,从历史、理论、实验、未来四大主题出发,勾勒了具身认知科学如何完成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超越,如何建构起第二代认知科学范式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在质疑中迎接跨学科挑战的基本框架。该书彰显了我国中青年学者近年来在哲学与认知科学领域里深耕,试图走向世界学术舞台的努力。在书中,作者批判性反思了当代主流研究中的具身实在论倾向,在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上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心智与认知的本质开辟了广阔空间。

  身体是否是自己的最佳模型

  具身认知科学的先驱、机器人学家布鲁克斯曾经说过,“身体是它自己的最佳模型”。第二代认知科学家们对经典认知科学的诟病集中于后者将所有认知资源置于大脑之中,他们将认知过程理解为一种心理的表征—计算模式。尽管这类批评来源各异,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到欧陆现象学,但都认为大脑内部的心理表征是低效的,且计算成本太高。因为真实的生物系统的身体接收的信息量,在数量上远大于大脑从任何环境中接收处理的信息量。

  身体不仅可以看、听、触,还可以接收到持续不断的本体感受和内感受输入。例如,人类双目的独特构造和相对间距,直接塑造了特定的深度知觉能力。在感知活动中,身体的运动也影响着主体的视域定位和信息提取。正如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所言,与世界上任何其他物体相比,身体呈现出一种非常特殊的特征: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忽视身体对于认知的作用,而强调内部心理表征呢?具身认知成为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以经验为导向的现象学和心灵哲学的共同关切,反映了不同学科对上述问题的理论共识。

  迈向一种内感受的具身认知科学

  该书独树一帜之处是倡导“迈向一种内感受的具身认知科学”。作者认为,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就是从对自我碎片化的理解,走向对自我全面统一的理解的过程。将内感受作为协变量引入具身认知的研究,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在过去十余年里,具身纲领在认知科学中的中心地位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但在与具身有关的海量文献中,具身本身的统一性问题仍充满争议。威尔逊将具身认知科学运动归纳为以下六个主张:认知是情境性的、认知是迅捷的、认知任务可卸载至环境、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是为了行动、离线认知是基于身体的。但对于这些主张之间张力的把握,不同的认知科学家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认知科学家、哲学家安迪·克拉克把具身认知科学家大致分为激进派和温和派两大阵营。近年来,在具身认知研究中,首要问题就是要回答具身应该统一于温和还是激进形式。温和派认为,某种认知现象或心智的某个方面依赖于对身体或与身体有关的过程,不仅仅是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温和派的主张仅表现为赋予身体对认知明确的解释作用。温和的具身认知可以诉诸表征,特别是身体的表征。“激进的具身认知科学”则引入“身体图式”之类的术语,全面否定了表征的地位,捍卫一种具身—生成的认知观:将认知视为身体通过其身体图式与环境交互生成感觉运动的过程,它们没有内容,不涉及表征。

  温和派和激进派的争论核心不在于身体概念本身的对比,相反涉及的是认知系统中表征的存在与否。因此,尽管具身主义者批评经典的认知主义忽视了身体,但所谓的具身研究也只是认为身体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明确地研究它。

  跨学科研究不是多学科的拼盘

  全书鲜明地将认知研究从表征问题转向身体问题,从身体的表征问题转向感受问题。激进的具身—生成论者将具身理解为身体与其环境之间的行动,但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我们能用身体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来体验它。与此不同的是,该书研究以身体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经典的橡胶手、幻肢、镜像神经元等实验,扩展出以身体意识感受为基础的最小自我理论,例示了从超越激进与温和之辩到回归身体内感受的新的具身研究之路。当然,我们对于自己身体意识的感知不仅依靠内感受,内感受提供身体生理状况的信息,以维持最佳的体内平衡。我们还不断接收其他通道的信息如本体感受、触觉等,以访问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内感受为具身研究中心的研究新路既别开生面,又言犹未尽。

  该书不仅是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也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对话。陈巍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将实验研究与哲学分析相结合,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多次亮相跨学科研究成果,推动了哲学和心理学界中青年学者的交叉合作。认知科学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从创立之初,认知科学就被构想为六个主要学科(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人类学、哲学和神经科学)互动的产物。此后,认知科学的图标被描绘为正六边形。这门新的科学也被有意标记成单数形式,这些均反映了认知科学家对实现融合且统一的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坚定承诺。但跨学科研究并不等同于多学科的拼盘累加。多学科研究汲取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但仍处于各学科边界之内。在多学科研究中,虽然使用不同的学科视角从不同角度来开展,但无论是理论观点还是各学科的发现,最终都不能整合为一体。相反,跨学科研究要求在学科之间分析、整合和协同,最终形成一个融通的整体。跨学科研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论特征。多学科的努力可能会发展成跨学科的成果,但是由于后者需要更复杂的整合,因此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潜在跨越来之不易。

  在论文《认知科学怎么了》中,努涅斯等人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证据直言不讳地指出,认知科学始于多学科的努力,但60多年来并未达到跨学科的目标。该书主要从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学科视域生发展开,兼及哲学的思考和教育学应用。然而,具身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无疑需要植根于更厚实的跨学科协作环境中,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态学、语言学,甚至艺术、运动科学等领域均不同程度汇聚于具身的主题下。一幅更开阔、更稳健的各学科无缝连接、交叉融合的研究图景正日渐展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