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2019年09月20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0日第1782期 作者:袁瑾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在观察天文、物候,感知自身变化,记录社会生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传统的时间认知框架,是天、地、人共生相融的综合性知识体系。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相较于空间的可感性,时间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形状,却存在于事物持续、规律性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在先民早期采集与渔猎的漫长历史时期,人依附于自然、依赖自然的赐予而生存着,昼夜轮替、寒暑易节、草木枯荣、飞鸟往返、虫鱼律动等自然万物有规律的变化,使人们对万物产生了循环往复的时序感。只是初期这种感知是笼统而概括的,只知寒暑、荣枯,尚不能对四季进行划分。农耕时代的到来则标志着人类依靠自身力量对自然进行改造与时序标志的开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与季节性要求人们对时序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以此建立起自然时序与农事生产节律之间和谐一致的对应。于是,人们需要选择具有一定普适性、恒常性、规律性的参照系,作为厘定岁时的标记。

  日月升降、群星璀璨,回转于天,与四时相应,这是岁序时令最直观也是最准确的标志。星辰日月很早便成为古人仰观天象、明时治历的重要参照对象。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就用日圭测日影、观星象的方法,确定白昼最长、最短和长短相等的四个时间点,测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命又命人于“日中”(春分)、“日永”(夏至)、“霄中”(秋分)、“日短”(冬至)分别观测“鸟星”“火星”“虚星”“昂星”四星,根据它们在黄昏时分出现在南中天的星象来确定季节,以此把握“二分二至”节气与四季轮替的关系。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时序特点,人们又根据天象与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秋分,“至”为夏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是立秋、立冬,这些统称为“八节”。到了汉代,二十四节气体系便完整地确立了下来,刘安编纂的《淮南子》所记节气序列与当代并无二致。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细分为“三候”,共七十二候。例如,秋分“三候”表现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是季节气候变化时段性的标志,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则在这一套时间认知序列中确立了精确的节点。

  农耕社会中,“历象日月星辰”的目的在于“敬授民时”,以便农人据此安排生产生活,适时而作、应季而动。各地的农谚便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比如“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收麦种豆不让晌”“五月立夏养春蚕”等,体现了劳动人民顺天应时的生产智慧,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大地上二十四节气内涵的多样性。

  古人云“故天有时,人以为正”,这一套时间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人们在重视“天”与“人”相通性、相应性、统一性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心愿意识投射其中,围绕节气创造出了一系列仪式、民俗活动,并以此安排社区、家庭、个人的衣食住行、游艺交往,以期应对自然变化,调适身心,协调社会生活,传承天人相应的知识经验,由此在自然的时序中投射出人文智慧的光辉。人们通过共同参与仪式、重温先祖的生活史,使家庭、社会情感得以凝聚、文化认同得以强化。

  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当下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时序观念、生活知识、天人协调的价值理念仍然具有指导生活的意义,并发挥着服务生活的功能。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指南,对农事生产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由此形成了“农闲”与“农忙”交替的基本生活节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农村乃至城镇的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总体时间安排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农时”的观念依旧发挥着指导生产的作用,但随着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类传统的社会休闲、娱乐生产场景则以更加生动的姿态参与到新的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的建设中,以标记社会生活的不同时间段落,呈现多姿多彩的生活样态,并成为地方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标识。

  节气交接时,日照、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古人以阴阳二气的起承转合来理解时序交接,认为人乃天地一部分,而人体之调治在于取法阴阳,顺乎天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劳作。因此在节气相交的节点,尤为重视衣食住行的调适,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此时有不少谚语关涉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都在告诉人们要按照节气转换调整衣食住行,增强体质。传统中医还有冬病夏治的疗法,伏天贴“伏贴”,调理机体,充足阳气,驱风祛寒,除邪扶正。现代生活紧张忙碌,而与自然隔膜逾深,传统养生知识的价值便在于提醒人们注意适时调适自身的生命节律与生活节奏,做到与天地自然节律的和谐,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这是传统中国人的时令经验与生活智慧。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话题,现代文明的发展打破了人与自然原生的同一性,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当下重大的时代问题。而“天人协调”关系的当代重建,是在确立以人类为主体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目的,这里既有个体生命的和谐,也有社会共同福祉的实现。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担起这一份责任,积极宣传、普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与价值理念,传承节气文化活动,并因地制宜不断丰富其内涵,通过各种可见形式让民众感受到节气文化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进而成为特定习惯性的生活方式。那么,二十四节气将不仅仅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它所蕴含的生活理念、自然观念以及丰富的文化形态,也将成为当代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与人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中的天人共生智慧,无疑具有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别意义。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