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心态研究迈向大数据化
2021年08月20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20日第2234期 作者:陈浩

  社会心态,一般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得以有效展开的社会心理基础。客观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一个时期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应有之义。

  社会心态具备多心理构念包容力

  社会心态可能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界使用频次仅次于“社会心理”的术语,也可能是被误用最多的术语。学者们从各自不同角度或在直觉指引下使用“社会心态”一词,对其内涵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而作为意蕴丰富的概念,“社会心态”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它的多心理构念包容力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测量层面,社会心态更像是概念伞。整个社会或特定社会群体的任一突出社会心理特征和意识形态动向,似乎都可纳入社会心态考察视野之中。并且,社会心态的结构、机制及测量指标,基本是以主观理论分析筛选为前提的。缺乏对社会心态必要要素和基本结构的界定与解析,社会心态的经验研究难免会挂一漏万,停留在对所关注现象的片面描述和特征认识上,缺乏系统解释力与预测力。

  因此,我们需要追问社会心态这一概念伞之下,相对清晰稳定的必要变量要素丛包括什么?要素之间是否存在更为简洁的内在框架,即社会心态的基本结构?针对纳入概念伞之下且暂时被并置处理的大量既有社会心理学概念(如信任感、公正感)和少量本土化新构念(如获得感),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人格心理学理论模型及其权威测量工具的探索开发路径:理论和数据双驱动的《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研发,是在不打乱最底层题项与中国人本土人格特征层面归属关系的前提下,以人格层面而非题目为分析单位进行降维化处理,探寻中国人人格的基本结构。社会心态研究者同时还应借鉴大数据技术中丰富的降维方法,尝试找到类似CPAI“四维模型”的中国社会心态基本结构“N维模型”。

  社交媒体引致特定社会心态情境性变化

  互联网技术平台,尤其是Web 2.0时代的社交媒体应用,是否引致特定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出现实质性改变,即存在相对独特的网络社会心态现象和机制?抑或只是现实社会心态的形成与变化过程,较大程度被网络实时可视化了?这是悬而未决、值得在学理和实证上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以北美心理学视角为主导的互联网心理学兴起之初,学者们普遍持这样的观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所谓全新虚拟社会情境,将极大改变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互联网心理学中的典范研究,诸如网上和网下人格差异、网络去个性化、群体观点极化(即传播学中的隐喻型概念“回音壁”“信息茧房”)等,展示出人们处于互联网社会情境中,有了一些不同于现实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但是后续大量研究却不断告诉我们,人们在网上和网下所表露出的人格特征,更多程度上是彼此一致的或者是特征增强的,彼此间并无实质性差异。人们在匿名化的互联网情境中,确实会更多出现去个性化现象,犹如我们身处现实的庞大喧嚣人群之中时,但在网上个体也更易展现出更为明显的现实群体社会认同。正如集体行动经典社会心理学理论所预期的那样,互联网中的人们会以民族、地域、性别、阶层、观点、价值观、偏好等为基础,更为去异质化和频繁地在某些时刻激活身上某种现实群体身份,凸显出群体认同心态并以该群体中典型成员角色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互联网心理学历经二三十年发展,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较多证据表明,互联网技术平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情境,并未给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行为带来全新改变,而只在某些心理过程及其外在行为表现上,获得了情境性增强或削弱。互联网心理学研究发现,并未超出基于现实情境的社会心理学既有理论疆界;因而互联网心理学领域至今尚未诞生公认的、有影响力的新理论框架。

  大数据技术赋予社会心态研究范式创新机遇

  互联网情境中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个体和群体网络行为所留下的海量数字信息痕迹进行研究却成为了可能。大数据技术赋予了社会心态研究范式创新机遇,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实证层面上揭开社会心态结构和演化机制难题的新契机。

  受到计算社会科学新范式启发,亚尔科尼和科辛斯基等心理学家最早走上大数据心理学开拓之路:亚尔科尼提出了心理学和计算科学的新交叉学科“心理信息学”;科辛斯基等人则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互联网数字痕迹信息,与心理学量表维度间建立映射关联,发展出替代传统心理测量工具的网络数字痕迹代理指标。比如,他和同事曾利用社交媒体脸书上的用户“点赞”行为数据,刻画和预测了个人的五大人格特征,其判断准确率甚至能超过作答者的亲友和伴侣。同时期类似的大数据心理学研究创新,还包括诸如基于社交媒体在线文本、空间移动定位信息的大五人格建模,及基于手机等可穿戴设备的人际社交过程建模等。

  构建中国社会心态测量的互联网大数据化指标体系

  未来的社会心态研究,可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代表性样本的海量文本信息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等大数据技术,构建中国社会心态测量的互联网大数据化指标体系。与传统社会心态问卷调查数据映射关联建模形成的网络大数据指标,经由必要变量要素鉴别和降维处理后,我们有望揭示出社会心态的基本维度结构。相比社会心态问卷调查数据产生的维度指标,以互联网海量数字痕迹为基础形成的新测量体系,能够在更具代表性和更为广泛的(网络用户)人群身上实现自动化实时感知。它可刻画出动态发展中的个体和宏观群体的心态特征,由此可考察个人与社会之间如何相互建构并形成最为宏观的心理关系,更可考察作为一种主体间弥散的共享现实和规范力量——宏观群体的社会心态对个人心态影响塑造的一面。通过解析这一心理关系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能在更大程度上明晰社会心态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基于以上可能路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者又可未雨绸缪面向未来,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针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势展开预测,全面推动中国社会心态研究互联网大数据范式化的进程,助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目标。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中山大学广州粤港澳社会心理建设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