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政治文明的中国贡献
2023年03月27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7日第2618期 作者:

  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默罕默德·萨奇夫:中国的民主立场关系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

  民主和全球治理交叉的关键领域之一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集体行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然而,应对气候变化进展缓慢,许多国家未能履行承诺,甚至退出了国际协议。

  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在民主和全球治理上的立场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援助。中国一直在向各国提供技术、教育和医疗援助,成为向贫困国家提供援助的最大捐助国。

  作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的参与及合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和公共卫生等全球挑战至关重要。然而,确保既得利益者不以民主、人权等名义破坏中国的贡献也是至关重要的。

  民主和全球治理相互交织、相互依存。为实现有效的全球治理,我们必须确保维护民主原则和价值观,确保全球治理结构透明、负责、包容。通过共同努力推动民主和全球治理,我们能够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和公正的世界。

  

  中国尼泊尔友谊论坛主席 高鸿儒:以法治和民主体系支持可持续发展

  民主进程对于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民主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社会实现繁荣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强化、相互支持。我们必须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法治和民主体系支持可持续发展。要让公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建立民主政府、社会体系和民众参与的结合体。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经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实现民主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单打独斗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应呼吁各国进行合作,鼓励对话,进行经验和知识的交流。

  

  马拉维前总统、人民党主席 乔伊斯·班达:民主须关注如何改善普通人的生活

  民主应该是消除饥饿和贫困的助推器,但由于殖民化和对资源的掠夺,饥饿和贫困仍在非洲持续肆虐。这些是我们不应回避、而应承认和讨论的历史事实。

  由于北方国家的工业温室气体排放,非洲正遭受着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这阻碍了非洲的发展。我们的部分年轻人因为试图穿越地中海寻找工作机会而死于途中。我认为,只有当民主转化为对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发展,并且能够为我们的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和减轻贫困,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民主才能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

  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在讨论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变量。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全球理念(如民主)时,必须关注如何改善普通人的生活。任何与此相反的情况,都应予以充分审视,以确定其相关性或是否有必要花费精力。因此,我相信,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将对民主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获得新的理解。

  

  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 柏钗·丹维瓦塔:民主提升可持续发展效能

  只要目标是为人民服务,每个国家都可以自行定义其民主政治制度。首先,民主必须是透明的,以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被检验。其次,民主要求问责,即一旦有不当行为参与其中,无论什么人都应该被追究责任。最后,民主强调规范。当人民享受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之时,也有责任遵守相应的规范。民主可以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过程符合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就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效能。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 颇钦·蓬拉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不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家应选用或创造出最符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在此,中国是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此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在当前世界不平衡、不稳定的经济大环境中,中国进一步走向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走最符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和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前副主席 罗斯·亨德森:民主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之上

  民主基于社会所有成员平等代表权原则,使个人能够在影响其生活和社区的决策中发表意见。民主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之上,包括平等、正义、自由和法律秩序。

  根据专业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和包容性的社会发展方法,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提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概念。在专业社会工作中,这些价值观包括所有人在多样性环境中充分参与、影响集体的决策,并且所有人都能获得尊重、权利平等。

  社会工作是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职业。这得益于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了社会工作服务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本功能。社会工作方法塑造社会服务,以满足其所服务人群的愿望、支持社区主导的发展,其在改变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方面显示出积极影响。社会工作方法也以参与式民主原则为基础。

  我相信,通过相互尊重和关系建设,可以在全球、区域及国家层面发展和维护可持续的共同未来。

  

  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叶尔苏丹·然谢托夫:中国对民主有自己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对民主有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深深根植于其文化、历史和政治背景之中。

  首先,中国有悠久而丰富的政治哲学历史,这塑造了中国对民主的理解。因为,中国思想家强调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并将民主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其次,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也受到其独特政治制度的影响。该制度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执政党内部集体决策和团结的重要性,以确保党对人民的需求作出回应,并确保决策符合整个国家的最大利益。要特别指出的是,共产党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百姓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最后,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也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视为民主的必要先决条件,并奉行旨在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

  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可能不同于西方,但它仍然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通过与中国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每个国家都可以参与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秩序,尊重不同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丹尼斯·穆尼内:中非合作论坛促进了文明之间的对话

  在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受到经济基础薄弱的困扰,这导致推动经济增长和持久社会稳定所必需的体系支离破碎。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和享受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对包括非洲在内的所有文明都至关重要。为此,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进入第23个年头,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官方政策论坛,是发展合作的支点和中非关系的引擎。作为南南合作的重要标志,中非合作论坛很好地促进了文明之间的对话。今天,由中国和54个非洲国家组成的“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推动中非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寻求通过发展加强非洲民主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多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帮助非洲重塑了发展模式,从重视数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重视质量和效率的发展模式。然而,如何应对新挑战,维护民主,是世纪之交中国和非洲国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罗尼·林斯:民主与创新:新时代的成功之路

  在当前世界形势下,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治理,必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发现和解决直接关系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当前需求有关,也可能与人民实现未来梦想有关。问题发现过程源于各地人民群众的公开讨论。一旦这些问题得以定义并达成共识,需求就形成了。这些需求将在更高级别的场合进行分析和改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动态过程,旨在帮助人民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同于西方式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满足中国人民需求、共同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整体过程。

  在新时代,创新将是各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其范围对于物质或非物质商品来说几乎都是必要的。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23年全国两会中,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积极的成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量利用创新。这样,各国将能够提高其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减少国际社会不平等作出贡献,并且有利于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地球环境。

   

  塞尔维亚前总统、塞尔维亚对华对俄全国合作协调委员会主席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中国的政策是文明结出的硕果

  我们看到,动荡暴露了国际关系的不完善之处。关于如何治理世界,根本就没有一本通用的指南。我坚信,只有在我们从小就被培养充分尊重他人及其选择和抱负的情况下,真正的民主才能存在。民主建立在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之上。诚实、荣誉、爱、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是我们坚持的品质,因为它们源自我们的天性和人类的智慧。有许多事情,我们应该一起分享,与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共享。

  在当今的权力体系中,这是通向全面进步的唯一道路。西方政治文明的霸权主义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再往前走就是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冲突中,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中国一贯奉行互利共赢的政策,这是独一无二的、不间断的文明结出的硕果。

  我国人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方,但这里也一直是不同文明、宗教、征服者和捍卫者之间冲突的场所。我们的人民虽然遭受了很多苦难,但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正义、自由和独立,就像中国一样。

  

  中国外文局高级外籍编审 大卫·弗格森:中国的民主制度旨在让更多人受益

  中国的民主建立在3C——合作、磋商、共识(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Consensus)的基础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广泛代表性,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不同地区、民族、行业之间的合作与磋商。中国的民主制度从设计之初就旨在让更多人从中受益,通过长期合作、广泛磋商,真正带来统一的共识。

  很多西方人士往往由于自身的傲慢和对中国政治体系的一无所知,片面地认为西方的民主优于中国的民主。

  西方民主体系并不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事实上,还没有任何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因采用了西方的民主制度而实现了繁荣和发展,取得像中国这样的成就。相反,很多国家在采用了西方民主体系后,甚至变得更加贫穷、更加不发达,未能实现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例如,俄罗斯和乌克兰采用了西方的民主制,但在过去10年间,两国GDP却缩减了三分之二。再如,利比亚曾是非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而实行民主制之后,却面临人口贩卖等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西方国家并不是先民主后繁荣,而是先繁荣后民主。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的这种发展路径已不可复制,因为这种现代化路径是基于对本国工人阶层、对其他国家和对环境的剥削和掠夺。相较之下,中国的发展路径则并没有采用这样的剥削模式,而是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并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

  

  葡萄牙中国观察研究所、中葡友谊合作协会主席 鲁翊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民主制度优势

  中国的民主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等各方面权利。在中国,人权不只存在于理论之中,更是落实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众所周知,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重要的人权。中国为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大量努力,包括消除了极端贫困,不断改进卫生、医疗体系,推动教育公平等。这是巨大的成就,也彰显了中国民主制度的优势,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尊重人权的现代化。新冠疫情肆虐期间,中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疫情死亡率是最低的。中国还向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设备,帮助抗击疫情。

  中国的民主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一些西方国家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威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帮助欧洲国家免于陷入经济衰退。我们必须要正面、积极地看待中国的发展,不应该把中国看作威胁,而应该把中国看作合作伙伴。应当在欧洲开展更多有关中国的研究,举办相关会议、展览、文化活动,推动欧洲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中国和欧洲文明之间产生协同效应。

  面对当今世界史无前例的变化,我们更加需要团结起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基于共享的人类价值观,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帮助消除贫困,推动现代化实践和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罗思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人民的福祉是衡量民主实现水平的标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GDP第二大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意味着中国将很快带领中国人民——18%的世界人口——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种鼓舞,而其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伙伴关系也将带来1+1大于2的全球经济效益,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基础。然而,在世界的另一边,仅占世界人口4%的美国却在阻挠世贸组织的发展和运行,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一票否决权,这对于当今的国际秩序而言是不合理的。

  

  印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阿什·纳拉恩·罗伊:南方国家一直在努力追求真正的多边主义

  美国的民主推进方式通常就像是孔雀跳舞,每前进三步就会倒退一步。它实际上是在采取一种霸权姿态。一个国家不能在国际上像一个霸权国家那样存在,同时又假装自己在实行民主。全球南方国家一直在努力追求真正的多边主义、真正的民主和全球的治理体系,这种多边主义、民主、和平的融合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俄罗斯“俄罗斯梦和中国梦”研究中心主任 尤里·塔夫洛夫斯基: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显著成就

  现代化不意味着西方化。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形成,且其与西方民主是不同的。曾经,只有植根于古希腊的单一模式变体被视作民主,但这一历史时代即将结束。中国在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成就。

  

  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白伊维:协商民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边主义

  中国的民主是目前最备受瞩目的政治制度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赞扬。中国的民主是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实践探索的成果,而不是直接套用现成模式的理论教条。

  中国民主的协商性质对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商民主关注社会内部和谐,追求人民福祉。在国际事务中,协商民主还把全球和谐与合作相互依存作为实现国内福祉的先决条件。通过协商方式,各国以及各国际组织之间将尊重各国的完整主权和不同的安全发展道路,从而实现指令性更少、协商性更多的民主化国际关系。这种协商的民主方式真正从国际关系视野出发,注重推行平等与合作的国际秩序,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国际事务中,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合作方式,更有可能促成协商一致的多边主义。这种渐进式的和谐不仅有助于改善全球秩序,也是实施必要变革和全球合作的基础。

  只有秉持合作精神,才能弥合各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建立真正促进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的国际关系,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通过合作的方式,我们能够接受每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法律制度,认识到各国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有助于协调各国的习俗和做法,而不是单方面给这些国家带来可能破坏社会稳定的变革。基于合作的国际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和平演变,鼓励我们从各国具体发展情况出发,从更具实际意义的视角看待国际关系。

  

  中山大学外籍教授 琳达·玛塔尔:中国的民主是属于全体人民的

  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定义。民主这一概念不应被某一个国家所垄断,民主需要具有包容性,应建立在世界各国相互了解和多元化合作的基础上。中国式民主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良好借鉴。

  中国的民主体系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体系之间存在差异。中国的民主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并不属于社会中的某一个阶层或群体。中国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强调“执政为民”。而西方国家最关注的并不是广大人民。

  西方对于中国的民主体系存在误解,认为没有两党选举制或多党选举制就不是民主,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事实上,多党制并不一定就是民主的。对于民主而言,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人民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事务和资源的分配。

  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与成就,正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民主的最佳验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