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
2023年06月09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9日第2668期 作者:郭灵凤 张继海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对“结合”进行了精辟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为什么说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笔者不揣简陋,在此谈些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的重要指引。报告在这里特别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十个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这些思想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通的。

  天人合一是我们的宇宙观。中国古代讲究天地万物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天地万物相通,为一气所化生,而人又为天地万物之最贵者。人既来自自然,所以要爱护自然,不能竭泽而渔,焚林而牧,要取之有节。这与马克思主义讲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既利用自然又要注意自然平衡、保护生态等内容是相契合的。

  天下为公是我们的天下观。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提倡公理正义、公平共享、共同繁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最大的自由,因此它们是相通的。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是我们的社会观。民为邦本,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二者相契合。任人唯贤,体现的是重视人才,唯贤是举。而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并不否认少数英雄人物起到的关键作用,二者相契合。革故鼎新,是指要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不断推陈出新,它与马克思主义讲的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密合无间。为政以德,是讲统治者和官员要有道德操守,在重视个人品德、遵守政治规则的同时尽力施行仁政,体现的是一个正身爱民的思想。“为政以德”是“民为邦本”思想的延伸和在政治上的表现,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通的,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是相通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是我们的道德观。其中既包括个人的道德观,也包括家庭、家族和国家的道德观。自强不息是指一个人要有志向,要奋斗上进。厚德载物是指一个人要宽厚包容。讲信修睦强调的是信义和和睦,已经涉及人际关系乃至团体、群体的互相交往层面。亲仁善邻讲的是国家民族间的和平相处,不以邻为壑,这也是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的和平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中华传统美德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思想,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魅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相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印证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可以分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相通。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事物是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时间的流逝就像河水的流去一去不回,世间万物的变化亦是如此,说的就是运动。《周易》讲的就是一个运动变化的道理,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前人说“易”有三义:变易、简易、不易。合起来可以这样概括上述三义:《周易》讲的道理很简单,即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世界充满矛盾,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矛盾的观念,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如《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一物两体”“相反相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矛盾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对立统一规律,与中国人的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等观念是契合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哲学中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既有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等论争,更强调要打通知与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首先承认“实事”中有“是”,从“实事”出发,目的在于求“是”。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认识之理即真理。这相通于中国古代讲的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要格物穷理,在事事物物中观察体悟,见出其中蕴含的理来。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哲学名著,其中有不少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出“两个结合”,特别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事实充分表明,二者确实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观念相通,逻辑相通,因此,“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揭示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指出这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把“第二个结合”提高到思想解放的高度,可谓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