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3月22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2日第2858期 作者:黄茂兴 薛见寒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新发展阶段谋划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创新引领未来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动能,不断谱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新质生产力蕴含的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标志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跃迁。传统经济模式强调规模效应和资源密集型生产,而新质生产力则更加强调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侧重于技术创新、智能化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品,由此驱动劳动技能、劳动素质的显著提升,以及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深刻变革。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这种转变意味着各个经济主体需要不断寻求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方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有效融合,并赋予产业更多活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调整、带动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让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高科技意味着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引擎,助力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高效能则体现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过程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质量强调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符合标准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具有持久耐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特性,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向着更加可持续、高品质的方向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事实证明,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动力支撑,正在塑造出不同以往的生产力新样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数字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元宇宙等为表征的技术手段正成为推动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技术革命在革新生产方式过程中促使社会整体变革,从而形成全新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通过持续探索新机遇、运用最前沿的科技工具,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实现生产模式的彻底转变,最终塑造出不同以往的生产力新样态。此外,新质生产力对生产要素配置效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端技术型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简单劳动力,生产资料将呈现数智化特征。通过创新性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用,通过系统性的要素深化,创造更多附加值,形成战略性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技术变迁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只有在产业转型升级并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力才能源源不断地更新迭代。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成本优势,创造了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奇迹,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内生动力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增强我国后发优势,确保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依靠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满足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内在要求。

  技术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能够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要素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变革补齐产业“短板”,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以资源消耗、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过程。数智化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技术、人才、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积极推进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优化迭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条延伸,最大程度释放产业网络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与质量提升的有机融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特别是在先进制造、高新技术、数字服务等领域涌现出颠覆性创新技术,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及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变道超车”,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绿色发展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摆脱了高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高碳排放的传统增长范式,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和升级,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特征,绿色化、低碳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底色。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助力各产业链绿色转型;绿色环保技术、循环生产流程的引入,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将引导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并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新质生产力将助力实现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加快我国经济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

  数智化资本为高质量发展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一方面,数智化设备将使劳动者摆脱机械重复的劳作,颠覆性技术和新发展理念将逐渐被劳动者掌握,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劳动力结构进一步趋向优化。数智化人力资本逐步形成和跃迁,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可贵的因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逐步扩大,并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够以创造性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捕捉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在更大范围内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连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在生产力不断跃升的基础上驱动供给侧更加精准地匹配需求侧,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此外,新质生产力带动生产力能级的跃升,将带来巨大增量效益,提高产业体系生产效率。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创新驱动,加快原始创新和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一是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科技创新生态圈,激励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支持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企业孵化。二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包括逐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以学科体系支撑研究体系。加快建设跨学科、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科学统筹、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兼顾拓展先进领域科学研发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强科技成果的产学研衔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链条。通过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机结合,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水平。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是简单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而是要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传统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各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巩固扩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前沿科技领域抢占先机,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紧盯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高潜能未来产业,重点推进生物产业、区块链产业、空天技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产业等未来核心产业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生产关系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构建相应体制机制。在新征程中,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破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同时,推进科技领域改革创新,增强科研自主权,释放科技潜能。此外,要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征程上,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围绕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和壮大绿色能源产业为重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效绿色优质产业集群。要优化支持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政策工具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认证体系,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激励企业提高绿色低碳科技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要加大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金融支持,灵活运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型项目和企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讲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