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师范力量
2024年05月17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7日第2893期 作者:郭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赋予高校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揭开了崭新篇章。

  八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心工作,有力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作为地方师范大学,如何立足师范办学本位,发挥好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培养“大先生”,是我们必须思考、回应、落实的时代需求。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书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需要贡献师范力量。

  深化学科内涵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地方师范大学普遍具有类型齐全、体系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涵盖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这种多样化的学科布局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文科新领域以及经典与现代知识的碰撞提供了深厚土壤,也为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和自信的体现。因为其不仅需要长期的积累、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更离不开丰富而健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与优质的学科生态环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以学科体系为统领与依托,完善一级学科以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二级学科以助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格局和学科建设来看,地方师范大学既有较健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又有雄厚的基础学科实力,可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独特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性学科在地方师范大学占据核心地位。在众多师范专业中,基础学科总是最朴实无华却最掷地有声的一面招牌。具体而言,师范专业的设置多与中小学开设课程一致。这种与基础教育对接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模式,让师范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确立了以中文、数学、历史、物理等为代表的基础学科核心地位,涵育了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扎实、人文学科厚重的特点,培养出众多哲学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和大师,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深邃的人生哲学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那么,如何构建好地方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师范属性,构建适应时代需求和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夯实基础优势学科。立足学科区域特色和师范传统学科优势,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提高基础学科建设水平。三是创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加速推进学科交叉理论研究,加快培养交叉学科高素质人才,设置交叉学科通识课程,设立开放的学术平台,激发学生对社会科学问题的深度观察和前瞻思考。四是坚持发展冷门学科。加大制度支撑和条件保障,鼓励学生以学术兴趣和学术积累为基础,发展对文化安全、文明传承、文脉传续具有重要意义的“冷门绝学”。五是促进学科与专业融合发展,建立学科建设与师范专业建设互动的导向机制,推动学科与专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加强有组织科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很广,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可见,师范大学在发挥综合类学科底蕴深厚优势的基础上,要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贯穿融合,充分激发师范大学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研究效能和学术水平。因此,必须通过有组织科研,整合多方研究资源和力量,着力构建多元融合、学科交叉、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形成独具特色的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研究是师范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应首要攻克的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地方师范大学具有人文底蕴深厚、分布覆盖广泛、区域优势明显、学科特色突出、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基础扎实等特点,要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研究,从某一学科的“单项冠军”升级为综合性学术创新的“策源地”。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师范大学已明确了自身的中华文化研究、宣传前沿重镇的地位,持续发挥独特的地域属性,利用所在地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资源,揭示了地域独特的内涵和价值,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生动的素材和案例;利用了地域各民族多元文化特征,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广阔的舞台;发挥了地域自然环境优势,文理交叉融合,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特别是地方师范大学在深入研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抓热点、补冷门、重特色,形成了风格鲜明、优势凸显且具有中国特色、地方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在地形象、发出本土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育了更多涵养地域人文素养、热爱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为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

  那么,如何构建好地方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锚定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目标,结合师范大学特点创新学术体系,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多学科共同攻关,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二是促进各级社科基地平台建设,打造和创建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组建交叉互补性科研团队,进一步提升社科创新平台的建设管理水平,促进社科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学术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依托多学科优势加速优秀人才选育,实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高效配置,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四是规范成果评价体系,不断细化评价标准,针对不同成果形式,实施学术理论、学术研究组织、学术平台支撑、学术评价考核多维度、多元化评价工作,切实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实现有机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鲜亮底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师范大学,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尤其是师范大学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和大国良师的神圣使命,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民教师,是教师教育振兴的主体力量,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贯穿教师培育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师范大学特有的教育属性,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大国良师这个根本目标,把师范大学办成高素质专业化人民教师的摇篮。要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第二,突出师德养成教育,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引导师范生坚定从教信念,立志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勇于探索,勇攀高峰,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数据,目前全国共215所师范大学,其中6所部属师范大学、209所地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大学占比达97%。地方师范大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力军,培养了绝大部分公费师范生。地方师范大学是开展基础教育合作、促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依托学校教育研究优质资源,通过与市、区、县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实现“大—中—小”学校协同发展,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地方师范大学在推动“大—中—小”学校协同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大中小学教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重要的发声者、传播者。

  那么,如何构建好地方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一是回应时代,提升话语体系的创新能力。地方师范大学要加强话语内容创新,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更新话语内容,充分体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学术风貌。二是面向人民,推进话语体系的大众传播。地方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注重构建大中小学教师共同体,推动学术话语的大众化、生活化,实现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联通大众话语、日常话语,达成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三是拓宽视野,强化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鼓励地方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从而拓宽话语传播的国际渠道,强化话语传播的底气,助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风貌凸显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