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宝卷研究新思路
2019年10月28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28日总第1802期 作者:秦崇文

  宝卷是一种中国传统说唱文学形式,起源于唐代的佛教俗讲,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在明清两朝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承载民众文化记忆、伦理道德、精神信仰、理想追求的文化文本,宝卷长期在民间流传。宝卷一般分为宗教类宝卷和民间故事类宝卷,前者以宣传宗教仪轨为主;后者以说唱文学故事为主。宝卷宣卷活动之所以绵延至今,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生存、自我认同和归宿感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宝卷发挥的社会认同与凝聚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宝卷研究一直颇受学界重视。

  20世纪20年代以来,海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宝卷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在宝卷研究史上,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国内以欧阳予倩、顾颉刚、郑振铎、傅惜华、胡士莹、李世瑜、车锡伦、马西沙、濮文起等学者为代表;国外学者则有日本的泽田瑞穗、相田洋、二阶堂善弘,美国的伊维德、韩书瑞、史蒂芬·琼斯、维克多·麦尔、欧大年,俄罗斯的李福清,英国的杜德桥,越南的阮苏兰等人。他们在细读宝卷文本,考镜发展源流,剖析宝卷历史作用与深远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类内容:对宝卷源流、文本、故事、宗教思想等的考证研究,对宝卷社会功能的分析研究,对国内宝卷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海外收藏宝卷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进入新时期后,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为宝卷研究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契机。研究者应在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积极推进跨学科、整合性研究。例如,研究者可对宝卷中的神话故事、仪式展演进行人类学研究,也可对宝卷文本与其他文类之间的互文性进行研究。此外,中外学界还应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推进宝卷研究的多元化、纵深化、国际化。

  宝卷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建设“中国宝卷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20世纪末,濮文起在《宝卷学发凡》一文中提出了建设“中国宝卷学”的构想。进入21世纪之后,宝卷受到广泛重视。2006年,“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着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档制度”,“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加强对相关领域研究的资助,切实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这些都为建立“中国宝卷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宝卷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村落、族群有着密切关系,从最初的俗讲,到市民阶层的宣唱、展演宝卷,逐渐形成了以家族、宗族、社群为单位的宣卷群体。

  新时期以来,新型的城乡一体化文化模式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文化背景下,需对宝卷进行如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突破宝卷文化在地缘上的研究限制,促进宝卷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宝卷在族群和新型城乡社群中的纽带作用。二是开展宝卷生活化研究,发掘宝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祈福、禳灾等功能。三是对宝卷进行田野调查,一方面,深入村落调查、发掘新文献,进行长期性的宝卷文化追踪;另一方面,由于宝卷宣卷群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因此需特别关注其现存的活动区域,如北方宣卷活动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山西、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南方宝卷主要存留在江苏靖江、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浙江等吴方言区,对这些地区的宝卷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中国宝卷整理与研究”(17ZDA266)和“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史”(18ZDA2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7TS08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