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变化影响人类心理健康
2021年06月17日 09: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17日第2188期 作者:靳娟娟 俞国良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逐年上升,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健康状况造成了一系列影响,甚至有人断言,气候变化是21世纪最大的全球性健康威胁。气候变化带来的显著效应就是气温变化。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气温与气温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威胁和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气温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研究表明,气温与一系列广泛的心理健康指标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气温变化会影响人们的主观情绪体验。这可能是因为直接暴露于高温环境会使人体感受到高温压力和疲惫感,降低生理上的愉悦感,进而影响其积极情绪体验。当气温过高时,人们可能会产生压抑、愤怒、痛苦等心理感受,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2018年发现,月平均气温越高,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上使用压抑词汇的频率也越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暴露于高温环境会增加人际冲突与攻击行为,降低生活满意度。例如,美国一项基于2008—2013年间190万人的追踪调查显示,与平均温度(10℃—16℃)相比,高于21℃会降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增加压力感、愤怒等消极情绪,使人体验到疲劳感和无力感。

  抑郁症、躁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三种常见类型,患者痛苦体验明显,有可能出现伤人或自伤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其中,抑郁症尤其受到公众和研究者的关注。首先,短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出现。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减少了人们的积极情绪,增加了人们的消极情绪和疲惫感;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与舒适温度(23℃)相比,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可以预测心理压力增高0.2%。其次,持续高温会导致情感障碍发病率与就诊人数增加。热浪是持续高温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在热浪侵袭期间,因情感障碍而入院治疗的人数与平时相比增加了9.1%。对济南市四次热浪期间的研究也发现,热浪期间心理疾病的日就诊人次显著上升。最后,长期的高温暴露与抑郁症有显著关系。一项来自我国台湾2003—2013年间的追踪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是患重度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对于最初没有发现重度抑郁症的被试而言,长期居住在气温为20℃—23℃的地区,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最低;长期居住在平均气温高于23℃的地区,重度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增大,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将增加7%,但是气温与重度抑郁症的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二者关系中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在起作用,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患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精神疾病。有关温度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大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对合肥市的体感温度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过高和过低的环境温度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都是危险因素。除体感温度外,有关昼夜温差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较大的昼夜温差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风险,其中男性患者、已婚患者和年龄达到或超过41岁的患者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此外,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在控制时间趋势、湿度等干扰因素后,气温的变化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或住院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例如,一项针对上海市2008—2015年间日平均气温与精神障碍住院率关系的研究将气温均值(18.3℃,即50%阈值)作为参照温度,结果发现,当气温达到24.6℃(即75%阈值)及以上时,气温的升高与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住院人数的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当气温达到33.1℃(即99%阈值)以上时,精神障碍的住院风险达到均值时的1.266倍;而低温与精神障碍住院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关系。

  此外,气温变化与自杀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气温对自杀率的影响可以说是气温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例如,有关温度与自杀关系的研究表明,26.6%—60%的自杀率的变化可以用温度变化来解释;一项研究追踪了1751—2008年间芬兰地区的年度气温与自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出台预防自杀的政策之前,气温持续变暖这个因素可以解释超过60%的自杀率的变化;一项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研究发现,在温暖的季节,每日的体表温度升高10华氏度与5.8%的自杀或自伤行为增加相关。一项针对截至2018年7月发表的有关气温与自杀关系的14篇研究的元分析发现,气温升高(每升高1℃)与自杀率(每增加1%)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气温升高对自杀死亡的影响大于对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的影响。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等收入国家气温升高与自杀之间关系更显著;在低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地区均发现气温与自杀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与亚热带地区相比,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气温升高与自杀的关系更为密切。由此可见,气温可能是预测自杀率的可靠变量。还有研究发现,在季节性变化不明显的热带地区,气温与自杀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异于平常的高温才是自杀的风险因素。除了异常的高温,异常的低温也是自杀的一个危险因素。例如有研究发现,冬季常常使人们陷入莫名其妙的抑郁情绪中,这对于那些本就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利的环境因素,可能会诱导其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多因素对气温影响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气温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因素的调节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

  在极端高温条件下,不同年龄群体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群体是气温变化的易感人群。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群体,这种易感性来源于他们生理防御系统的不成熟性、与环境互动方式的直接性、对成年人的依赖性,以及一生中经历的风险和损害的累积性。一项以澳大利亚儿童为样本的研究发现,温度的升高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在6—11岁的男孩中最为显著。有研究发现,极端天气会直接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更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睡眠问题、认知缺陷和学习困难问题等;也可能因为食品短缺、群体冲突、经济危机等问题,间接地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老年人对温度变化表现得也更敏感。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冬季较低的气温会增加65岁以上有精神病史或药物滥用的人的死亡风险。在面对异常的高温环境时,应该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易感人群。关于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研究者提出的一种解释是,随着自然衰老过程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尤指65岁以上)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也在不断衰退,在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时,这种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明显。

  大多数探讨气温和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都发现了性别差异。一项关于最高气温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女孩的心理健康更多受到家庭因素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相比,男孩的心理健康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项以泰国工人为被试的研究则发现,面对高温的工作环境,女性比男性更少报告有心理上的痛苦感受;室内气温也会对办公人员大脑的认知和执行功能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些研究似乎都说明,男性更可能受到高温压力带来的影响。

  生活经验与已有研究告诉我们,贫困地区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更容易受到高温压力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人也更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那些工作环境比较简陋,尤其是从事没有足够的劳动保护的户外工作的工人也更容易感受到高温压力。与低收入者相比,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拥有更多可支配的社会资源来抵抗外界的高温压力,比如使用空调、居住在隔热性能更好的住宅里、在高温天气避免外出、使用更加舒适的交通工具等,这都可以使人们尽量少地感受到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多层面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可逆转,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严重而广泛的影响,提示我们应重视温度或天气因素的作用,以便从多层面、多角度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第一,及时发出预警。在发布每日天气预报的同时,可以发布未来天气可能引起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如高温天气应警惕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及时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疏导,提前发出预警,并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因天制宜”的防病措施,让大众及时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第二,保护易感人群。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群体是气温变化的易感人群,在异常高温的天气条件下,要更多地关注这些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例如,经历极端高温天气时,小学、中学应该放高温假,避免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前提下,保护老年人不受高温环境侵扰。

  第三,关注精神障碍患者。医院精神科、心理科的医务人员要随时注意气温的变化,在气温产生较大变化时,要更加关注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及治疗效果,尤其要重点关注有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患者,防止他们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做出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人员也应格外关注患者的病情及状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