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拉美践行多边主义
2019年07月24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24日第1741期 作者:李想

  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在维护多边主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看待当今国际背景下的中拉关系,中拉在推进多边主义的道路上会面临哪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阿根廷驻华大使盖铁戈(Diego Ramiro Guelar)和美国乔治城大学对外政策学院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贡萨洛·帕斯(Gonzalo S. Paz),在他们看来,中拉在世界的声音将有助于各国应对全球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看待多边主义?

  盖铁戈:中国传统的太极哲学思维方式和阴阳学说理论,对国与国间的相处有很大启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与其他国家对峙还是合作是一种选择,但不论是对峙还是合作,国与国之间都是彼此相互依存,合作与对峙是共同存在的。在践行多边主义的道路上,各个国家之间会有分歧、有不同的意见,但只要能够基于一起向前的目标,相信多边主义是可以帮助各国应对全球挑战的。

  帕斯:多边主义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在世界经济面临挑战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各国之间的合作是相当重要的。在开展合作的道路上,问题、冲突甚至危机都会遇到,如何兼顾彼此间的利益,如何发现并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多边主义框架下进行探讨。

  目前,中国、欧盟、美国乃至拉美国家都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力量,这些力量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但只要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就可以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单边主义,中国和拉美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盖铁戈:今天,世界上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和拉美的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中美关系、美拉关系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国、美国还有拉美国家需要知道挑战在哪里,国与国关系的问题在哪里,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难题在哪里。然后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各方积极改善关系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这种顺其自然将体现人文主义之美,因为它反映了各国人民期待和平社会、渴望美好生活的呼声,这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体现。

  美国单边主义对拉美影响很大,但拉美国家还是将美国视为自己主要的贸易伙伴。阿根廷和美国之间有着很多的海外利益,两国都希望共同繁荣。美国应该通过多边对话,通过商讨的方法找到解决国内问题和边境问题的方案。

  帕斯:现在许多人认为拉美各国开始反对美国,其实他们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许多拉美国家和美国走得很近,除了阿根廷之外,秘鲁、智利和巴西与美国关系非常近,这并不是说他们支持美国的所有价值观,比如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而是这些国家与美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美国对于拉丁美洲发展的作用不亚于中国,对于中国和美国,拉美国家并不是一种二选一的关系,而是彼此珍视。美国需要站在全球视角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美国的选择很多,但要建立在推动多边合作的框架内与中国和拉美国家进行对话,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对于三方来说才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和拉美国家如何践行多边主义?

  盖铁戈:中国是拉美国家的好伙伴,因此拉美国家非常珍视与中国的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直倡导双赢,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好事。

  在践行多边主义的道路上,中国和拉美国家具有相同的方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中,中拉乃至其他国家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良性竞争,这种竞争需要建立在尊重他国的基础上,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对话更加有效率,今后需要商讨的问题是如何将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更好地发挥优势。在推动多边主义的进程中,中拉应该为全球作出表率。

  中国和拉美国家需要给双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增长点。在推动多边主义方面,中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双方现在都在努力做出积极改变,只要在正确的轨道上改变,就能影响其他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国和拉美国家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双方的发展将更好地推动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双方的“太平洋角色”不可忽视,建立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合作机制将有助于推动太平洋沿岸国家更好地合作,符合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共同利益。

  帕斯:拉美国家与中国在经济、能源、科技、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有很多利益共同点,双方珍惜彼此间的友谊。

  同时,拉美国家在与很多国家开展交流合作。近几年,随着与欧盟的交流日益增加,拉美国家同欧盟也有了更多的共同商业和政治利益。今天,拉美国家与欧盟的交流也在影响许多西欧国家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拉美国家,阿根廷在践行多边主义的道路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会将目光局限在拉丁美洲,而是着眼于世界。

  (本报记者 李想)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