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国传媒专家马克·柯丁顿:新闻聚合的现状与隐忧
2019年08月21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21日第1761期 作者: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悠然

  原题:新闻聚合的现状与隐忧——访美国传媒专家马克·柯丁顿

  现今人们消费的新闻中有许多并非“一手信息”,而是新闻聚合器对多个来源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包装后二次发布的产物。聚合新闻是传统新闻实践对数字化时代的适应,还是一种危险的、不可靠的“劣质产品”?2019年7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新闻与大众传播助理教授马克·柯丁顿(Mark Coddington)的新书《新闻聚合:二手知识与新闻权威性的侵蚀》。

  柯丁顿在书中讲述了聚合新闻的生产过程、价值以及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新闻业中的角色,并基于对多种类型的聚合新闻生产者的观察和访问,分析了他们是如何权衡信息源、重构新闻叙事、维持在新闻业的“边缘生存”的。作为首部聚合新闻专题著作,《新闻聚合》加深了读者对数字时代新闻和知识生产与消费的理解,揭示了新闻权威性和正当性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其根基受到侵蚀的后果。近日,柯丁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该书的关键内容。

  “衍生”是新闻聚合的关键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什么驱动您写作《新闻聚合》一书?该书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

  柯丁顿:我一直对新闻故事在互联网上的流动和演化及其背后工作者很感兴趣。新闻聚合是今日新闻环境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但聚焦于新闻聚合并将其与传统新闻报道进行多角度对比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将大量笔墨用在二者的比较上。这项研究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新闻聚合和传统新闻报道的工作流程其实很相似,但新闻聚合更进一步地将新闻故事与所用证据剥离。新闻聚合的核心特征是,它是从新闻报道的传统形式中衍生出来的。这一衍生关系影响着一切,包括聚合新闻生产者如何评估信息、如何叙述新闻事件、如何看待自己和读者,其他新闻从业者和公众如何看待他们。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定义“新闻聚合”?

  柯丁顿:“聚合”一词涵盖了各类机构和平台的各种实践和风格,我以若干已有研究对“聚合”的广义定义为基础,对“新闻聚合”做了如下定义:将来源公开的新闻信息重新组合,并以缩减形式在单一场所内发布。“来源公开的新闻信息”指一切已被生产出来供公众消费的信息,不仅包括印刷品和线上资源,也包括广播。这是新闻聚合与大部分新闻采编工作的不同之处,后者不收集已被发布的信息。“缩减形式”强调聚合新闻是经过处理、再包装的,而不是“原封不动”的二次发布。因此,对已发布信息的完整再发布不属于新闻聚合。“单一场所”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封新闻推送邮件、一个应用程序、一个网站,目前我们消费的聚合新闻大部分是数字产品,但其他形式也包含在定义范围之内。

  新闻聚合现象十分普遍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闻聚合在今日新闻业中有多普遍?

  柯丁顿:这个问题较难准确回答,部分原因是新闻聚合与传统报道经常难以完全分割开,但有一些数据表明新闻聚合已遍及整个新闻业。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针对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一项调查,在该市媒体对某一周内当地6个主要新闻事件的报道中,83%属于重复性报道,不含新信息。荷兰乌特勒支应用科学大学大众媒体与数字化荣休教授皮特·巴克尔(Piet Bakker)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荷兰地方新闻中40%是聚合新闻。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院教授安德里亚斯·韦格利斯(Andreas Veglis)等人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2013—2016年主流“精英”新闻机构和大众化新闻网站发布的“循环性新闻”都显著增加。根据英国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2017年和2018年发布的《数字新闻报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苹果手机用户中有25%每周使用“苹果新闻”,北美、欧盟、东亚、拉丁美洲的成年人中有10%—20%每周使用“谷歌新闻”,36%的日本成年人称聚合新闻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形式(苹果新闻和谷歌新闻是苹果和谷歌两家公司各自研发的新闻聚合器)。

  许多媒体研究者也观察到,如今“二手信息”在新闻生产和消费中占据很大份额。英国利兹大学媒体与传播教授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重建新闻:数字时代的大都市新闻业》一书中将新闻聚合和(传统)报道列为数字时代两种主导性的新闻生产模式。美国莱斯大学人类学教授多米尼克·波伊尔(Dominic Boyer)在著作《生命信息: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中谈到,在今天的新闻生产中,管理多种已在流通中快速移动的信息流与定位和分享“新”新闻同样重要。换言之,数字时代的新闻业既需要寻找和公开不为人知的事实,也需要在由已公开信息构成的、复杂的新闻生态中寻找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闻聚合是从何时开始流行的?新闻业和公众的态度如何?

  柯丁顿:新闻聚合并非一个全新现象,它在过去20年里逐渐流行起来。在美国和西欧,新闻聚合作为与传统模式明显不同的新闻生产模式而引起新闻业的注意是在21世纪初。当时,新闻业内开始出现关于“谷歌新闻”等自动化新闻聚合器的正当性的讨论。2010年前后,新闻业对新闻聚合的批评达到高峰,新闻聚合器被斥责为“寄生虫”“吸血鬼”。美国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称搜索引擎为“内容盗窃癖患者”。他说,“新闻聚合器及其他剽窃者不久后将为无偿使用我们(指主流媒体)的内容付出代价”,其他媒体机构管理者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主流媒体对聚合新闻的敌意并非空穴来风,彼时新闻聚合器及其所属的科技公司通过“加工”主流媒体的内容吸引到巨额投资,而主流媒体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面临空前的经济压力。在这种对比下,主流媒体很容易将自身的不景气归因于其内容和受众被新闻聚合器“盗走”。新闻聚合的这一负面形象至今仍非常鲜明。自2010年以来,“聚合新闻加速了新闻业的衰落”成为某种业内共识,公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态度的影响。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奈特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报告《美国人的看法:信任、媒体与民主》,在提供准确、政治中立的信息这一点上,美国人对主流电视台和报纸的信任度高于新闻聚合器或仅有网站形式的新闻机构。

  不过,新闻聚合依然成为了新闻业内一个广泛存在并得到接受的组成部分。美国新闻网站“声音”创始人之一埃兹拉·克莱因(Ezra Klein)2015年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做新闻聚合,至少在某些时候”。媒体机构管理者意识到,抨击新闻聚合不如将其为己所用。现实需求覆盖了新闻聚合是否伤害新闻业的问题,尽管双方未真正“和解”。但在这一过程中,关于新闻聚合究竟意味着什么、给新闻业带来哪些改变的深度探讨被忽略,这也是《新闻聚合》一书希望填补的空白。

  新闻聚合地位逊于传统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报》:聚合新闻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

  柯丁顿:对于读者来说,聚合新闻有助于节约时间、快捷地获取关于复杂主题的摘要信息。对于新闻发布者来说,聚合新闻的生产成本低、速度快,但这也可能导致聚合新闻内容肤浅、质量不高甚至含有明显错误。聚合新闻最大的局限在于它依赖于已发布的信息,因此几乎不可能产出能引起轰动的独家报道,这限制了它对于读者和生产者而言的价值,也催生了大量重复已有信息、新闻不“新”的现象。不过,这未必会如“传统派”新闻从业者所言,会对原创新闻造成冲击,因为优质的新闻聚合可以提高原创内容的关注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相比于传统新闻报道,聚合新闻在商业上是否更加成功?

  柯丁顿:近10年里聚合新闻非常流行。一方面,新闻聚合器善于通过再包装吸引更广大受众,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另一方面,能够低成本大量生产的优势使聚合新闻与依靠广告收入的商业模式高度匹配。在这种模式下,新闻发布者需要获得极大的浏览量,才能从低利润广告中盈利。从这两方面看,短期内新闻聚合在新闻业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基于广告的模式让位于基于订阅的模式,低成本大规模产出的内容对新闻发布者的价值将会下降,尤其是长期价值。因此,我不认为未来新闻聚合会被大多数新闻机构选为首要策略进而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除非是针对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或已经拥有庞大用户群的新闻聚合器。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新闻聚合是否正在侵蚀新闻业的权威性和价值根基?

  柯丁顿:我认为是的,但这种侵蚀不是简单直接的。新闻业的权威性取决于从业者是否有足够能力不断收集时事信息并使受众相信这些信息是可靠的、值得关注的。新闻聚合采用“二手信息”,可靠性偏低,甚至连聚合新闻生产者都对自己的报道是否准确完整地反映现实产生了疑问。因此,就信息收集的确定性而言,聚合新闻侵蚀了新闻业的权威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闻聚合是否因其传统新闻报道“衍生品”的性质而地位“低人一等”?

  柯丁顿:过去10年里,新闻业普遍认为新闻聚合的地位低于传统报道,业内人士的相关言论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看法。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二手”信息源影响了聚合新闻的质量,二是传统报道在新闻从业者的想象中被“神化”,被当作新闻工作的制高点。在他们看来,在传统报道面前,其他一切形式的新闻工作都相形见绌。我在调研访问中也感受到了新闻聚合“地位不如人”的处境。聚合新闻生产者力争被视作“正规的”新闻记者,但受到商业压力、行业内不认可、对重要证据的访问限制等因素制约。我的访问对象中很少有人希望长期从事新闻聚合工作,大多数将此视为迈向传统报道工作的台阶,或是证明自己的工作时间没有“白费”的一种方式。

  (本报华盛顿8月19日电)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