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环境益处分布不均
2020年07月20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0日总第1970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国际贸易对发达国家实现与环境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利。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于7月13日在线刊发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系统整合与可持续性中心主任刘建国和该校社会学、环境科学与政策教授托马斯·迪茨等人合著的论文《国际贸易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该研究首次揭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环境相关目标时,国际贸易在这两类国家加强环境可持续性的努力中起到不同作用。

  人们已经了解商品和服务贸易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可能将环境负担转移至其他国家。例如,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而进口木材,可能导致出口木材的发展中国家过度砍伐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不过,有关国际贸易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具体影响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因此,刘建国等人将实际情况与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假设情景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国际贸易帮助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进度得分上升70%,但造成发展中国家得分下降60%。以碳排放为例,1990—2008年,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将160亿吨二氧化碳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这使前者的碳排放量大致保持稳定,而后者的碳排放量翻了一番。然而,在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假设情景下,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进度得分低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研究人员发现远距离贸易能带来更多环境益处,部分原因是邻近国家常受到相同的资源条件制约。同样,远距离贸易对发达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正面作用更大,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正相反。

  研究人员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解国际贸易给全球和国家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将为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帮助。改善贸易领域内的资源管理和问责机制,对更好地实现全球平衡、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