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盛赞中国脱贫成就
2020年07月29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9日第1977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国如何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德国二十国集团智库峰会共同主席、柏林“全球解决方案倡议”创始人兼主席丹尼斯·斯诺尔(Dennis Snower)就中国的扶贫工作,以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中国减贫成就斐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理解。

  斯诺尔: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过去5年,中国的脱贫工作平均每天使3万余人摆脱贫困,这一成就是举世无双的。因地制宜、精准推进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反观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并未进行精准扶贫,造成了资金和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而且这些国家完全复制中国的扶贫工作又具有一定难度。因为中国有数以万计的扶贫工作者来到农村推进精准扶贫,这是巨大的投入和奉献。未来中国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仍面临一定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到位、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防止脱贫人口因病返贫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如何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

  斯诺尔:这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地缘政治紧张因素增加。同时,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随之而来的工作、生产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政府可以推行“再适应政策”,支持劳动者适应新常态。如果工作的本质发生变化,相较于支持工作者继续原有工作,政府可以推出支持性政策,引导劳动者重新适应新工作、新业态,参与技能再培训,向高需求领域发展。相较于支持某一岗位,政府可以支持劳动者对新环境进行再适应,促进经济更快复苏。

  再适应政策不仅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也适用于资本市场。当下,公有部门和私营部门都面临债务上升的挑战。推进债权转股权,在债务达到一定规模时,允许将债权转为股权也是一种适应能力的体现。在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产品市场都可以推进不同的再适应政策,重新适应新情况。

  可持续发展带动全球减贫

  《中国社会科学报》:减贫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贫困人口将从6.4亿上升至6.9亿,极端贫困人口将增加5000万,疫情将如何影响全球减贫事业?

  斯诺尔: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减贫事业受到巨大冲击。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降低这一影响,如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但疫情仍将对扶贫工作的推进造成阻碍。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的积极作用是短暂的,从中长期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引发巨大的经济错配现象,造成需要人与人密切互动的事物需求不足,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与社交距离政策相适应的商品和服务供应不足。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但当社交距离被加强时,只要这种需求通过物理互动活动得到满足,它就不会刺激生产和消费。为了克服这一巨大的经济错配现象,需要推行再适应政策。从中期来看,这些政策促进了资源重新分配;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使经济体更能抵御意外冲击。

  当前地缘政治因素也影响了全球减贫工作的推进。全球化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成为孤岛。面对疫情带来的扶贫挑战,各国应通过二十国集团等机制携手合作,推进全球贫困治理,共同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展望未来,各国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各种困境的出现,如气候变化问题可能导致受灾人群流离失所,甚至可能造成与疫情相似的重大影响。各国应推进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相关承诺,鼓励国家间就相关科技成果交流互鉴。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稳定减贫有何建议?

  斯诺尔:首先,决策者需要更加强调经济的恢复力来补充当前对经济效率的关注。其次,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商业战略时,应更多考虑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为了鼓励世界各国人民在解决全球问题上进行全球合作,各级决策者可以引导民众转变思维方式,通过发展多层次治理机制推动外部改变,推进全球合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在个体层面进行再适应,您对此有何建议?

  斯诺尔:疫情发生后,全球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疫情加速了数字化发展进程。具有能力重新适应新变化的个体,将迎来发展机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可能会大规模应用于未来的日常工作,因此,未来可能属于那些不能被机器所替代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综合运用社会技能、创新能力、科技能力的人会更有机会。共情能力、理解力等社会能力将更为重要,我们只是还没有着重培养这些能力。培养这些社会能力,并将其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将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