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国际发展研究的影响力
2021年05月28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28日第21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近来,英国政府减少对外援助预算的举措引发英国学界关注,英国学者担心这些举措会影响国际发展研究(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公平获取与学习研究中心(Research for Equitable Access and Learning Centre)主任宝林·罗斯(Pauline Rose)以及该中心沟通专员伊丽莎白·托法里斯(Elizabeth Tofaris)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发文,对该中心参与的国际发展研究支持项目“影响倡议”(Impact Initiative)进行了回顾总结。罗斯与托法里斯认为,在对外援助预算削减的背景下,有必要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国际发展研究如何促成了积极的改变。

  “影响倡议”项目由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外交、联邦和发展办公室以及剑桥大学公平获取与学习研究中心共同资助,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政府与捐助方之间搭建桥梁。

  罗斯与托法里斯举例称,剑桥大学公平获取与学习研究中心的“提升学习效果”(Raising Learning Outcomes)计划,支持了30项针对教育的补助金,覆盖24个低收入、中低收入国家的相关政策研究。她们对这些工作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出了更好地认识国际发展研究收益的四大要点。

  一是看到研究带来的不同类型影响。研究人员除了关注研究带来的直接政策变化,或者说“应用影响”(instrumental impact)之外,还关注“概念影响”(conceptual impact)、“能力建设影响”(capacity building impact)以及“联络交流影响”(networks and connectivity impact)。研究团队意识到,一些研究的确直接影响到了政策制定与实施;但还有一些研究只促成了微小改变,这些研究也同样具有价值,并且这些“微小的影响”往往能够聚沙成塔产生更大影响。例如,在乌干达,关于当地语言可带来的教育收益的研究,不仅激发了学生在家庭、社区和学校中学习当地语言的兴趣与热情,还为改善该国教师培训体系和改良教学教材提供了帮助,因而有着广泛的变革潜力。

  二是采用一种“集合型”研究参与方法。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都是在细分的学科空间中产出和分享成果,这种研究形式往往会限制合作范围。此外,赞助方的要求会促使研究人员说明单个研究的影响,而政府则更看重大量研究中收集的证据。为解决这些问题,“影响倡议”项目采取了“集合型”的研究参与方法,着重于找出各项研究证据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一个相关政策领域的若干项目进行整合,将研究者与政策参与者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对话。

  三是促进研究者参与政策建言。罗斯与托法里斯介绍称,在过去几年,“影响倡议”项目让研究者与政策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推动了政策议程。这包括支持研究人员就已完结的项目继续开展研究,以帮助参与项目的所有研究人员能够在政府资助周期之外保持交流对话,维系联系。例如,曾经有一些研究残疾人群体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工作坊,一起确定影响政策、实践的共同研究主题和优先事项。在2018年全球残疾人事务峰会(Global Disability Summit)之前,这些研究人员在剑桥大学重聚,来自联合国与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办公室等机构的官员也参与进来。该团队发布的《全纳教育行动声明》(Statement of Action on Inclusive Education)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被吸纳到峰会的相关行动之中。

  四是重视为发展中国家研究者主导的研究提供支持。罗斯与托法里斯表示,“影响倡议”项目特别关心支持由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领衔的项目,因为这些研究人员更熟知本国背景知识,其研究更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内部产生影响。“影响倡议”的支持举措包括提供资金和举办交流活动等。例如,“影响倡议”与来自印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10个项目,聚焦如何帮助弱势儿童提升学习效果。相关研究人员受当地政府邀请举办工作坊,共同制定政策参与计划,并在会上形成政策简报,之后又在全国性宣传与联络活动上与政策参与者和从业者对简报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在罗斯与托法里斯看来,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为促进不同研究项目发挥整体影响力而提供持续性支持,很有必要。在整合跨项目数据、逐步转变思维模式、影响政策和实践等方面,构建长期联络网的做法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研究周期结束后,这些支持举措需要继续保持,才能更好地促使学术研究转化为现实影响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