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描写有助于培养读者共情能力
2021年07月05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5日第2200期 作者:王晓真

  在视觉艺术、心理学、宗教研究、电子计算、医学等领域,对于人的面部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学作品中,对面部的描写占据着极大的分量,且拥有深刻的内涵。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与瑞士日内瓦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近期开启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文学与人脸:批判解读史”,旨在探究从中世纪到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关于面部描写的文化历史,揭示数世纪以来人们对感情的解读。对此,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学系助理研究员泰恩·戴乐·萨姆纳(Tyne Daile Sumner)近日在该校官网发文并介绍了这一研究的意义。

  面部描写体现人的性格

  作家及其作品中的角色一直都在“阅读”其他角色的面部表达,进行辨别、解读、描述并作出反应。然而,此前学界对于这些互动的研究浅尝辄止。在萨姆纳看来,文学作品中关于面部的文字描述能揭示如今许多常用语的由来。在英国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小说《爱玛》中,女主人公爱玛·伍德豪斯这样描述她的好友兼前家庭教师的婚礼:“每个人都很准时,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他们最好的一面,几乎看不到有人拉长了脸。”萨姆纳表示,“拉长了脸”(a long face),如此简单又熟悉的表达,尽管只是一种面部表情的修辞手法,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这些面部描写的修辞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人物的感情及其思想。“拉长了脸”的表达,从一个纯粹的描述性短语发展成更复杂的、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或情绪的象征性短语,体现了复杂的语义学与哲学历史。

  萨姆纳介绍说,从一个人的外表尤其是面容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称为相面术(physiognomy)。德国解剖学家弗朗兹·约瑟夫·高尔(Franz Joseph Gall)对相面术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它是与人脸描写有交集的众多学科领域之一,在古希腊与中世纪被广泛接受。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列出了一系列面部表情原则,他描述称:“面部表情占据了人类以及低等动物无意中使用的表达与肢体动作的绝大部分。”大约一个世纪后,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试图编码一套用于分析人脸的体系,并归纳了所有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多种基本面部表情,包括愤怒、轻蔑、恐惧、快乐、悲伤与惊讶。这些研究背后有着共同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外在表现准确推测出人的内在状态。

  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解读面部描写

  萨姆纳表示,小说、戏剧、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能帮助人们在历史文化的特定框架中了解对人脸的解读。比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在《雾都孤儿》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扫烟囱的加菲尔德先生“得意地看了一眼围桌而坐的人们的脸,看到每一张脸上都带着笑容,慢慢自己也笑了”。当读者读到这里时,会被带入这一情境,与作者及其他角色对文中的面部描写有同样的理解和反应,同时感受了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从文化、历史、文学的视角增加对人脸的理解,或许能够帮助人们思考数字图像捕捉、人脸监控等当下热门话题。如今,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人脸识别技术与情感识别工具纷纷崛起,被应用于机场安检、招聘流程、精神疾病检测软件等多个场景中。许多情感识别系统有着相似的模板和假设,即假设存在少量机器可检测到的、特征明显、具有普遍性的人脸表情类别。

  然而,文学作品向人们充分展示了拟人技术的危险性。通过象征、讽喻、影射、语气、隐喻,以及体裁与文风的变化等形式,文学作品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表达进行了复杂的描写,提供了解读人类及其生存世界的多种方式。在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们的耳目欺骗;奸诈的心必须罩上虚伪的笑脸”的这段话,就体现了非常复杂的特性。这一描述揭示了在社会动荡与政治角力背景下,面部表情的多重性与误导性。莎士比亚提醒人们,同一张脸可能同时讲述着多个故事。萨姆纳表示,通过追踪文学作品里人的面部描写的语义与修辞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如何帮助读者培养共情能力,了解人类认知模式与社会性的发展变迁。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